阅读历史

第 104 章 上兵伐谋(二更)

作品:安分守己当昏君|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4-03-11| 下载:顾四木TXT下载

七月盛夏,百官大起居。

为避免朝臣们中暑,垂拱殿内放了不少的冰盆和风轮。

但想到收复故都有望,朝臣们内心实比外头的骄阳还要炽烈。

李纲是深呼吸几下平复了心境,才站出来就岳帅的奏疏向帝姬建言:“当如岳少保奏,朝廷再次传檄河北、河东、河南等诸路义军共讨金人。”

是的,如今同僚称呼岳飞,便是岳少保。

还是此番出征北伐前,柔福帝姬取出圣旨(姜离走之前特意亲手盖的玺印,不得不说,少保这个官位给她的安全感比别的官职都强)——韩世忠封少师,岳飞封少保。

倒是与韩岳二人同为‘三大将’,且此前兵力最多、最得皇帝看重的将领张俊,在此次北伐中存在感很弱,只是奉命守好他原本所在的淮西之地。

朝臣们对帝姬如此安排也不太奇怪:毕竟,张将军跟油炸前相公走的可挺近。

倒是李纲,出于‘大举北伐有一份力用一份力’的原则,还特意给帝姬建言过:张俊虽有些迁延不前,排挤同僚等毛病,但之前讨伐伪齐的战事,也是有过战功的……

反正就是:人不咋行,但还能打仗,要不用用?

柔福默默递给李老相公一份张俊从前与秦桧的往来书信。

是秦桧承诺他‘罢尽诸将,独以兵权相归’的信。*。

这就是张俊这两年跟秦桧走的近的缘故。

李纲:那别上了!

如果是猪队友,还不如没有队友——这个教训,不幸历经摊上这三位皇帝的李纲体会太深了!

*

而李纲此时想到张俊,也并非突如其来,实在是感慨:同为将领,在品行上真是天差地别。

在张俊这些年致力于像秦桧‘独相’一样,从三大将变成‘独将’时,岳少保在做的却是另一件事情,是一件让他们真正看到还于旧都曙光的事情!

——李纲忍住心潮澎湃,感慨道:“多年前岳少保就提出过连结河朔之略。这些年哪怕朝廷不支持,他也一直未曾放弃。”

何为连结河朔?

是八年前不过二十多岁的岳飞,在分析金宋局势后向朝廷建言的战略部署:若要克复中原,不能光依赖于朝廷军队,更要与北地(金占区)的义军和百姓配合作战。

这是需要花时间心力去搭建的体系。

但一旦成形,将来宋金对决,就会形成对金极为不利的‘号令难行’局面,而宋这边则正好相反,所到之处都是有形无形的战友。

姜离第一次了解岳将军提出的这个战略后,就体会到一种让人安心的熟悉感——这不就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是让金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吗!

伟大的头脑,总是不谋而合!

当然,此时面对柔福帝姬,李纲才会陈述岳少保多年苦心。

如果此时金銮殿上坐着的依旧是完颜构,他听了这话,只怕不会觉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