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九四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作品:傲气凛然|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13| 下载:天子TXT下载

随着江西、安徽两省大规模军事清剿行动顺利完毕,民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内战也随之结束,中外舆论的热情不但没有因此减弱,反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cháo。

蔓延数省的熊熊战火,仅仅燃烧二十余rì即被扑灭,这一结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无论是南北两大敌对zhèngfǔ,还是欧美列强和中国地方军阀,无不为此深感震撼,一双双不可思议却包含复杂情感的眼睛,全都望向了虎踞龙盘的南京城,投到年轻的中**政统帅萧益民身上。

中外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敏感地意识到,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军政势力,已经无可阻挡地登上中国最高政治舞台,其严密的政党组织、雄厚的经济实力、庞大而dúlì的军事体系和先进装备,以及巨大的包容xìng和侵略xìng,都随着战争的进程和南京行营的建立,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综合实力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军政势力之上,中国的军政格局乃至整个亚洲的政治格局,必将因为萧益民集团的迅速崛起而发生改变。

北洋叛军口中号称的八个师十万雄兵,在萧益民指挥的二十万五省联军毫不留情的打击下,转眼间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此战带来的巨大影响开始呈现,随着南京行营一个个政策、一项项决议的发布,大批的地方军队将领卸甲归田,江南各省数以千计的旧官僚辞官归隐,这一结果足以令欧美列强和野心勃勃的rì本目瞪口呆,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政策。

经此一战,年轻军政统帅萧益民表现出极为优秀的大局观和惊人的军事才华,树立起个人的崇高威望和展现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同时也一举奠定了他南方最高军政领袖的稳固政治地位,对南方各省地方势力展示出“顺昌逆亡”的强大威慑力。

原本心存观望的江浙财阀和各派政治势力,在命运的残酷抉择面前,终于向萧益民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四月二十七rì。又一个轰动xìng消息传遍全国:河南省省长赵倜通电辞职,当rì便离开郑州。举家迁往天津隐居;次rì上午,吴佩孚不费一枪一弹,率部进驻郑州,高调通电全国正式担任河南督军职务!

河南局势的突变。意味着总理段祺瑞与吴佩孚的矛盾公开化,数月前段祺瑞就已任命吴佩孚担任河南督军,但遭到徐树铮、吴光新等心腹将领的反对。

左右为难的段祺瑞明知道徐树铮等人一直对吴佩孚抱有成见,说得直接点,是对方方面面都表现得极为优秀的吴佩孚心生嫉妒。但是为了安抚徐树铮等麾下大将,保持本集团的团结一致,段祺瑞只能做出取舍,因而使出一记昏招:同意已经暗中投靠的赵倜以豫军总司令和省长的身份,继续把持河南军政大局。

赵倜得到徐树铮等人的支持和段祺瑞的首肯。立即将麾下仅有的两个师调到郑州和洛阳,紧接着大肆收编地方武装和绿林好汉又组建了两个师,将奉命北上接防的吴佩孚堵在许昌以南。

更为过分的是。赵倜在吴佩孚率部进入豫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