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72章:活时争口气,死后图个名

作品:陛下求我做太子| 作者:景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9-06| 下载:景以TXT下载

死在了对契丹的作战中, 所以侯文山对突厥和契丹的仇恨是最强烈的。

侯文山子承父业, 文武双全,算是一位儒将。

杨霜和李靖分析了关内外可能投靠外族的将领,首先排除的武将中就包括侯文山。

但如果李靖的推测是真的,契丹和突厥在布一场大局,那么如何拿下黄崖关绝对是他们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所以蓟州刺史杜晓是一道暗棋,会伺机而动,和外族里应外合。

但这还不够,对方肯定还有其他手段。

而对杨霜而言,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想要破坏外族的阴谋,侯文山便很关键。

如果能保证侯文山是忠于大隋,那么便可让他提前做好准备。有了提前准备的黄崖关才会固若金汤,就算外敌里应外合,也能坚守这道防线,等待

援兵,并且让京都无后顾之忧。

这番念头只在片刻间,杨霜便问道:“久闻侯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对了,侯将军家中还有何人?”

“母亲尚在,定居老家涟水,妻儿在家中照顾母亲。”说起家人,侯文山脸上展露笑容。

杨霜感慨道:“侯将军戍卫边关,长时间不能和家人团聚,真是令人敬佩。”

“殿下严重了,这是末将的职责所在、义务所在。能守护边关,我父母妻儿会以末将为荣。而且并非末将一人如此,边关数十万儿郎皆是如此。保护大隋的边关,让这里固若金汤,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我们的家人幸福安心,这是末将和诸多将士的心愿。”侯文山回道。

杨霜点点头,又道:“当年令尊侯老将军威震关外,让外族闻风丧胆,如丧家之犬,如今侯将军青出于蓝啊!”

“末将惭愧,愧不敢当。”侯文山想起自己的父亲,神情有些落寞和不甘。

杨霜故意问道:“谈到侯老将军,侯将军的神情有些悲痛啊!”

“身为人子,无法为父报仇,所以心生愧疚,让殿下见笑了。”侯文山感慨一声。

杨霜“恍然”,惋惜道:“当年侯老将军驰骋草原,杀得突厥落荒而逃,突厥忌惮,所以设下圈套,埋伏了侯老将军。虽然四面皆敌,但令尊从未想过投降,而是选择了战到最后一刻,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忠诚和勇猛。令尊之忠勇,令我钦佩不已。”

“殿下廖赞了!”侯文山眼眶有些微红。

他杀敌时面不改色,但谈到老父亲,心中最深处的柔软被触碰。

杨霜又道:“像侯老将军这样忠勇的人,不该被世人忘记。此次监军回京后,本王会上书陛下,希望修建一座庙堂,为那些精忠报国、一心为民的文臣和武将立碑著述,让他们的功绩不被世人遗忘。”

“殿下...此言当真?”侯文山一脸震惊,颤声问道。

杨霜点点头,道:“当然是真的!本王会不遗余力促成这样事,而且这是好事,陛下一定会同意的。而像侯老将军这样的猛将,必能位列其中。”

侯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