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45章 许劭三问

作品: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28|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愣,随即静下心来体验了一下,尤其是盯着案上的茶杯看了一会。马车再稳,毕竟不是高铁,道路再平整,毕竟不是后世的高速公路,颠簸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他已经习惯了倒茶都只倒半杯,而且案上的茶具中也专门的凹陷摆放茶杯,以免滑落。但许劭将他的杯子添到大半,茶汤依然没有晃出杯子。

“豫州的路修得好,比兖州的强多了。”

“前两天还下了一场大雨。”

“哦?”孙策眉头微皱。如今的路都是泥土路,修得再好,一下雨都会有泥泞,哪怕是驰道也不例外。更何况他对驰道这种专为皇帝服务的工程根本没兴趣,所以驰道上一次修整至少是三十年前的事,早就不顶用了。可是这条路走起来还是这么平稳,难道是下雨的时候不准人走,刻意保持平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点过了。这条路可是通往河北的干道,每天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经过。

许劭笑道:“为了修这条路,豫州人可是下了大本钱。夸张一点说,车轮每转一圈,就是一两黄金。”

孙策更加惊讶。车轮转一圈就是一两黄金,那这条路要花多少钱?可是这么大的工程,他却听都听没过,未免有些古怪了。

许劭笑得更加得意,特意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卖了一会儿关子,这才解释起来。

这条路北至蒙县,南至平春,贯穿汝南、陈郡、梁郡,全长近千里,全是使用一种新的夯筑技术建造的,前前后后修了几年。之所以花费如此人力、物力修路,是因为这条路太重要了,不仅荆州、豫州的货物要沿着这条路北上,兖州、冀州的货物也要沿着这条路南下,每天经过的车辆数以千计。

这条路原本就忙,随着这几年工商发展,尤其是冀州、幽州平定之后,经过的货物量更是翻了几番。以前的路承受不住,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无法行走,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后来沿途的汝南、陈郡、梁郡大商人聚集起来一商议,决定集资重修这条重要的商道。

为了确保这条路能够承受雨天,他们特地集结工匠,研究出一种新的夯筑工艺,主要来说,就是将石灰、河砂与泥土按比例混合,然后再夯实。这样的路建成之后,只要不长时间浸泡,基本不会发软。雨天一过,行人就可以走了。晒上两天,载重的大车就可以正常通行。

为了修这条路,不仅商贾们出了很多钱,沿途的百姓也出了力。毕竟商路畅通对他们也有好处,沿途不少人就是依靠为过路商旅提供产品或者食宿服务为生的。商路不通,他们也会有损失。

孙策慢慢听明白了许劭的意思。不怕事情大,只要有利可图,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修这条路花费不菲,但是从中得利的人很多,所以花钱再多也有人愿意干,而且热火朝天。同样,条款再复杂,也不能违背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要给献金的人带来利益,尤其是献金最多的豫州人。

许劭的那三个问题的最后一条已经说得很明白,豫州人这么积极,就是要争夺话语权,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他们被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