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54章 虚实(求推荐!)

作品: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28|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严商量后, 黄忠紧急联络徐庶、文聘等人, 收集更多的消息。过了半个月左右,驻守上庸的邓展传来消息,大量蜀军在三峡方面集结,有出峡攻击荆楚的可能。上庸、房陵一带都出现了蜀军的斥候,鱼复、秭归的蜀军都加强了防备,而且不时有辎重船到达。

黄忠、李严这才意识到蜀国从西城抽调兵力的可能原因。

李严很兴奋,认为机会来了。蜀军要出峡作战,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辎重是没什么机会的,从西城抽调兵力情有可原。这样一来,他们攻取汉中的战机就出现了。之前的进攻之所以未能竟全功,就是因为蜀军在汉中有充裕的兵力,又占据上游的优势,一旦西城有警,曹昂可以沿水路而下,及时增援。现在汉中兵力不足,就算曹昂想增援吴懿,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无济于事。如此发起进攻,拿下西城的可能性很大。

黄忠觉得李严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他却不愿意轻举妄动,一面增派斥候,深入汉中内部打探消息,一面派人去汝南汇报,并与右都护孙翊取得联系,确认三峡方向的情报真伪。

与此同时,他与诸将商议,做全面进攻的准备。进军数年,一直未能突入汉中腹地,大家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这次如果真的出现战机,没有人愿意错失。

一时间,双方的斥候明争暗斗,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在各个角落展开,为了一条消息,无数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真真假假的消息像雪片一样聚集到黄忠的案头。为了甄别这些消息,黄忠和李严新增了不少白发,徐庶、徐晃等人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无法得到确切的消息,所有的消息都是含糊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经过几次激烈的争论,主动出击成了诸将的共同选择。一是从各个方面来看,蜀军出峡作战的可能性很大,抢占富庶的荆楚,兵锋直指中原腹地,争取主动权,应该是蜀国破釜沉舟的选择;二是就算这是一计,损失也不会太大,至少不会伤筋动骨。以吴军的战斗力,只要不是孤军深入,被对方重兵围困,全身而退还是有把握的。

面对战意盎然的诸将,黄忠很清楚,他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他们将抱憾终身。

黄忠随即下令诸将集结,除了邓展按兵不动,防备蜀军从秭归方向发起突袭之外,其他诸将向西城进军。为了确保胜利,黄忠下令征发沔水沿线各县的民伕,以增加冬季储备为由,紧急调运了一批军械和粮食,尤其是消耗量巨大的箭矢。

时值冬季,沔水流量锐减,礁石裸露,行船更难。为了运输这些物资,消耗的人力、物力都要比平时多不少,不少船触礁沉没,辛辛苦苦运来的军械、粮食被水冲走,心疼得民伕、纤夫们跺着脚骂人。

黄忠每天都会收到相关的报告,知道有大量的军械、粮食被水冲走,还有不少船夫落水身亡,却无可奈何,甚至不能放松一点要求。战机稍纵即失,他必须尽快完成物资的准备。一旦心软,延误了几天,也许机会就没了。

数百里沔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