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82章 做发糕的林强叔

作品:重回1983当神探| 作者:蕃晓般| 分类:科幻传奇| 更新:2023-09-12| 下载:蕃晓般TXT下载

伴随着一首难忘今宵,一场晚会终于落下了帷幕。

徐家村的村民意犹未尽,搬着椅子凳子慢慢吞吞,磨磨蹭蹭地往回走。

徐国利跟金枝的大女儿铃铛,帮着徐山打扫院子,这一晚上又是嗑瓜子又是抽烟的,院子里已经积起一层瓜子壳了。

本来这是大妹小妹的活,不过徐国利他们抢着干,徐山也不想阻止。

他知道这是孩子们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如果你非不让他们干,倒是显得跟他们生分了。

会刺激到孩子们的自尊心。

而徐山觉得自己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让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这也是徐山重生之后想要贯彻的一个理念。

等孩子们扫完了瓜子壳,把它们用簸箕搬走的时候,徐山给他们两个一个人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

孩子们拿了糖,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徐山和方拥军则是把电视搬回屋,又是一通收拾,不知不觉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大妹跟小妹都是困得不行,却还在硬撑着。

这是守岁,大年三十的晚上不能睡觉。

看到她们眼皮沉沉,脑袋都耷拉着打盹又努力想让自己保持清醒的样子,徐山不由觉得好笑。这两个妹妹,别看平时都懂事得让人心疼,比大人还要更懂事,可是终归还是两个孩子啊。

前身让这一家人生活如此困苦,而这一世,徐山绝对不会让家人生活得如此辛苦了。

他会给她们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她们完成学业,让她们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做她们自己。

虽然这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在这个世界,在这个年代,真正能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万里都难挑一。

走到屋外,望着纯净无污染的夜空,徐山默默点上了一根烟。

想了想,他又点了两根,将这三根烟,插在了地上。

三根烟仿佛三柱香,烟气袅袅。

徐山并不相信鬼神,但是这三柱香却是诚心诚意地插上的,这是敬前身,感谢前身留给自己这么宝贵的家人,让他这个孤单的宅男,在重生之后感觉到了亲情,感受到了浓浓的牵挂。

这也是他奋进的动力,人啊,只有在有了牵绊之后,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

徐山终究没有守住岁,一早上,就被鞭炮声给吵醒了。

起来一看,却是方拥军,正在小妹的指挥之下,燃放了一串大地红,同时又放了几个二踢脚。

这年头的鞭炮质量是真心好,声音又脆又大,只不过放过之后味道也大。

被吵醒的徐山,心情有点不美丽了,有点起床气,不过他也明白这是龙水人的规矩,在新年的早上,需要放鞭炮,而且越是起得早,越是代表新一年的财运旺。

于是村里人纷纷内卷,挨家挨户比谁起得早,鞭炮声也是此起彼伏。

不得不说这气氛真是够热烈的,年味十足,不像后世,虽然也有抢早放鞭炮的习俗,但是大家都已经主观认定新的一天从零点开始,于是大家都不抢着起早了,在凌晨零点的时候放挂鞭炮敷衍了事。

一旦这一切演变成流程,那就没了它本来的意义了。

新年的早饭,是馒头,发糕,还有粽子,没有什么新意,家家都是这些,馒头是葱花馒头,粽子是肉粽。这馒头跟粽子,算是龙水特色,倒也不算稀奇,徐山也在小吃摊上吃到过,只不过味道不如家里包的那么好,用料也没有那么讲究。

唯独这发糕,徐山着实是第一次吃到。

重生以来,他一直在农场呆着了,农场过年,可是没有那么多讲究的,顶多给你加个菜,改善下伙食,可是这农场的菜,也好吃不到哪里去,比猪食强得有限,上哪给他弄发糕去。

而下山之后,市面上还真没有卖发糕的地方,现在跟后世可是不同,发糕还没有走上商品化路线,也没有人把龙水小笼糕卖向全国。

这发糕香甜软糯,有一股酒的香味,放了一点猪油,吃在嘴里好吃不腻,徐山直接吃了四五块,还觉得意犹未尽。他也懒得用筷子,一手拿一块,左右开弓,狼吞虎咽。

大妹小妹看着徐山这个样子,不由偷笑。

徐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吃相属实有点难看,他连忙称赞道:“这发糕,真香。”

“这是村里林强叔炊的,林强叔知道咱家不会炊,每年都帮咱家炊两笼,今年他直接给咱家炊了四笼呢。”

听大妹这一说,徐山似乎有点印象,这个林强叔,也是林字辈的,据说小时候淘气,上树上掏鸟窝摔断了一条腿,结果就一直单身到了现在,他也干不了重体力活,只能帮别人炊点糕,吊点酒,吃一碗手艺饭。

但是他为人却是十分大方,只要他有,只要你要,他就会自己一点都不留,全都掏给你。

这林强叔对徐山一家十分好,据说当初受过徐山父母的恩情,所以掏心掏肺地对他们家好。

这不嘛,明明他自己炊糕是做点小生意的,可是却直接送了徐山家四笼发糕。

徐山现在有条件了,却还没有回报这个林强叔呢。

“昨天怎么没看见林强叔呢?”徐山有些好奇地问。

大妹解释道:“他倒是来了,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他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

“原来如此,对了,这林强叔在哪里住,我得去给他拜个年。”徐山说着从家里拎了两瓶好酒,一条好烟,又拿了一大块猪肉,在大妹的指引下,来到了林强叔的家门前。

林强叔家的院子挺大的,里面也收拾得挺干净,只不过这么大的地方,却只他一个人住。

此时的他正在院里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收音机匣子,这匣子里放的是评书,他听得津津有味。那老式的太师交椅,被他摇得吱吱嘎嘎,却是真的惬意。

见到徐山过来,林强叔连忙起身。

徐山把这烟酒还有肉往林强叔在太师椅边一放,笑呵呵地说道:“叔,你炊糕的手艺真是了不得,炊出来的糕真是太好吃了。”

“那可不,我这糕粉就跟别人不一样,我用的是拖浆磨,还有糖,糯米粉跟粉的比例,也有诀窍哩,再往里加我自己酿酒用的酒酿,这发起来才好吃。”

林强叔说得头头是道,显然他很愿意听别人的夸奖,只不过很少有人会当面夸他。

而现在他受到了“大人物”徐山的夸奖,也是乐得找不到北了。

说着说着他一拍脑门:“瞧我,你既然这么爱吃,我这里还有两笼,全都给你拿走吧。”

徐山连忙摆手:“林强叔你误会了,我过来不是拿糕的。”

“哦,那就是想找我酿酒?米酒也好,烧酒也好,我都能给你弄得明明白白的。”

“林强叔,你有这身手艺,有没有想过也开个厂子。”

“开厂?开什么厂?酒厂吗?”林强叔显然没有这个意识,瞪大眼睛问徐山。

徐山摇摇头:“酒这种东西,市场上有很多,咱们的米酒虽然好喝,但是离开咱们龙水,认可的人不算多,吊的粮食烧,想卖上价钱也不容易。”

其实往后几年,就有一个散装白酒品牌,因为抢了央视黄金时间的标王,而家喻户晓。但是徐山觉得那不是正道,而且白酒虽然代表着我国的酒文化,但是从深层次来说,其实是送礼文化造就了白酒产业。徐山要布局的是能与外国竞争,不让外国卡脖子的产业,自然不会往只有咱们国内百姓认可的白酒行业里涉足。

要想涉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提前攒上一大笔毛公台酒的股票,除此之外,徐山绝对不想做白酒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