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七章 老匹夫

作品: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作者:七斤七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8-01| 下载:七斤七两.TXT下载

掩盖。(yqkxs)•(com)

罢免太子、削去王爵。

◶本作者七斤七两.提醒您最全的《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尽在[一起看小?说],域名[(yqkxs.com)]◶『来[一起看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qkxs)•(com)

哪一个像是惩罚小调皮的,这不等于明摆着事太大,就差一死了。

想到死,又把李世民给愁坏了。

但他能怎么办呢,只能瞒住一时算一时。

.

次日清晨,

李世民先写了一封密信,让来福送了出去,信封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羡字。

然后,又在甘露殿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

杜如晦去世后,温彦博接替了仆射的位置,加上现在已是侍中的魏征,便是贞观九年大唐的诸位宰辅重臣(六部尚书仅享受宰相待遇)。

不过今日这甘露殿中,除了这四位宰相外还有一人。

程咬金。

长孙无忌、温彦博看着面色苦逼的程咬金显得有些迷惘,房玄龄倒是有所猜测,昨夜之事宿国公看来也是参与其中,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角色。

“昨日太子造反。”

李世民第一句话就给几人吓的够呛。

长孙无忌、温彦博相视一眼,发现对方眼中的震惊清晰可见,显然之前都毫不知情,只是眼神转到房玄龄身上时,却发现他似乎早就知道,顿时心里就一咯噔。

房相......不是吧?

连程咬金这老匹夫都一脸茫然...

嗯?

这老匹夫怎么表情又变了,讪笑干什么,内心戏这么多?

一番对视不过须臾,没等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想明白,高坐主位的李世民敲了敲桌,沉声道:

“具体是怎么回事,让来福给大家讲讲。”

昨夜造反之后,李承乾回东宫接着大婚,李世民回太极宫安慰媳妇,侯君集在大牢中享受痛苦。

一夜时间,造反的前因后果已经摆在了李世民的案头。

看过之后,他脑海中只回荡着两个字。

真惨!

同时,在来福这个太监总管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几位宰辅也明白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十六七岁的太子殿下因不满前后两任老师的教导方向之差,一时冲动之下向着侯君集诉苦并提出造反。

侯君集这个天打雷劈的反骨仔是早对陛下的不公平心怀不满,不仅不劝诫殿下回头是岸,反而助纣为虐,火上浇油。

最关键的是在起事前,太子殿下冷静下来,明显表达出想要终止行动的意思,但侯君集以知情人过多而拒绝,太子殿下万般无奈之下只有虚与委蛇。

在缓住侯君集的同时,又提前通知了宿国公带兵救驾,这无一不体现出了太子殿下浪子回头的思想,并沉着冷静的在破门而入的最后关头反杀叛臣侯君集。

甚至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太子殿下才是救驾第一人。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暗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

比如最关键的就是,仅仅是因为两位老师教导方向有差别,所以就要造反?

还有,既然太子殿下三日前就反悔了,为何不提前举报,偏偏要造反成功后才反将侯君集一军。

不过在场的人皆是这个时代最聪明,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很快他们就明白了李承乾真实的想法,事前检举和在关键时刻反水的区别,前者稳稳血赔,后者看后续操作。

当然这些事情大家心里知道就行,那肯定没有必要说出来。

无论太子殿下当时是怎么想的,但至少结果是正确的,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要怪都怪侯君集这个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唯一有问题的,还是动机了,大臣们确实想不出李承乾的造反理由。

现在还没弄清楚陛下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那肯定是能装傻就装傻,没必要抢在陛下前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像太子造反这样的事,既是国事,也是陛下的家事。

在场唯一猜到陛下意思的也就程咬金一人。

但他,

抖的像个鹌鹑。!

(yqk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