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二章 是贫穷的味道

作品: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作者:七斤七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8-01| 下载:七斤七两.TXT下载

世,就是批发与零售的区别。

更何况,长安县那也是自家人啊,我大唐王朝的行政部门。

作为大唐正经的接班人,为大唐发展添砖加瓦那是题中应有之意。

甚至若是那些个办事太监,为了业绩敢把粮食零售出去,那才真是找抽。

价格低点就低点,大差不差吧。

反正六千贯和一万惯没什么区别,自己都花不完。

“嗯,那就没问题了,你们做得很好,不愧我东宫名头。” 李承乾义正言辞的夸道。

马脸太监面无表情道:“谢殿下。”

李承乾笑容微僵,再次道:“有何可谢,这是你该得的,回东宫再领十贯赏钱。”

马脸太监一如刚才,道:“谢殿下。”

李承乾:???

孤算是明白了,东宫数百太监,怎么就是你出来干活。

太监不接话,李承乾准备的勉励之词也没了用武之地,干脆摆摆手,直言道:“宫庄内还有多少余钱?”

马脸太监道:“回殿下,宫庄内未有余钱。”

没余钱?

这怎么可能。

一年六千多贯让狗吃了?

“粮食不是每年可卖六千多贯铜钱吗?”李承乾狐疑,先前搬离东宫时,东宫也没钱,他还以为是宫庄没结账。

“殿下,这个奴婢知道。”

没等马脸太监回答,小安子兴冲冲的站了出来,滚瓜流水般道:“去岁冬月宫庄便把钱交于詹士府,不过都用于分发俸禄了。”

“都发了?”李承乾语调生硬。

“嗯,发光了。”小安子点头道。

“一滴都没有了?”

“都没了殿下。”

小安子有些奇怪,开始细细讲解东宫资金流向。

一炷香后,李承乾听明白了。

总得来说,就是东宫每年各方面收入加起来接近1.5万贯,然后每年要发出去的俸禄是2万贯,别说余钱了,年年都要寻李世民找补。

要不,不要东宫了?

好好地当个人不好,当什么太子?

这一瞬间,李承乾突然想丢了这个吞金兽。

但,下一刻...

他想起来了,李世民让来福传递给自己的那句话。

‘东宫与宫庄是一体的!’

他明白了,虎目含泪。

好家伙,刚开始就下套?

当皇帝的,心都这么脏?

甚至李世民没说完的话,李承乾都能够猜到。

要么你完全放任东宫与宫庄不管,自己赚钱自己养兵。

但如果插手宫庄之事,用宫庄的钱来养兵,那就先把东宫的账面结清。

李承乾沉默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李世民为什么敢与自己立下赌约,感情别人一开始就想好了对策。

先手经济制裁,后手才是武力压服。

养500人护卫就颇为不易,每年光是吃粮食就要花400多贯。

400多贯啊,那都得用驴车拉。

而且人总不能光吃粮食吧,配菜也要钱,偶尔改善顿伙食,吃点肉就更贵了。

至于盔甲、弓箭更不用提,那都是亲闺女,养着费劲。

最夸张的还是马匹,市场价数百贯一匹,还是属于有价无市的存在。

李渊刚造反时,身边一共就数百匹马,靠着向突厥称臣骗了2000匹马回来,但直到最后打下整个天下,史书上也就记载了这么一句话。

‘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

唐初疆域其实并不小,但就是这么大一个国度,却偏偏只有数千匹马,当真是少得可怜。

后来李世民上位,直接下令把战马做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平民若有战马皆需卖给官府,而后在陇右大力发展马场,到现在也不过一万匹出头,可见战马的稀少。

还没拉起队伍,就这么多问题,李承乾一时都有些恍惚。

怎么之前就没想过?

嗅了嗅空气里那令人作呕的气息,果然...

是贫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