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36章 提携

作品: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混乱不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6-04| 下载:混乱不堪TXT下载

只有一开始病情最严重的的那百来号人因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和种种原因,不幸罔难。

后边虽然还是陆续会有人死去,但大体的情况较之先前已经非常乐观了。

疫病得到控制之后,徐章又被杨侍郎调了过去,主抓以工代赈的诸般事宜,来回奔走于各州县之间,将此法细致的传授给各州县衙门的官员。

并且带领督促他们,在各州县将以工代赈之法实施下去。

原先被统一安置在营地之中的灾民们,青壮都被征召而去,修桥铺路,梳理开挖河道,开采运送原材料,重建堤岸水坝。

老弱妇孺们则各自回乡,在衙门相关人员的帮助之下,各地的宗族耆老,在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们的号召之下,带领众人重新建设家园。

依着以前衙门的存档,将田地梳理划分,防止因此生出纠纷。

因着水患之时,各村寨乡里都有不少人丧生其中,若是家中还有人幸存的,田宅自然归其所有。

若是那种绝了户的,田宅则归由原主的宗族所有,由当地的宗族耆老商定,或是将其收作族产公田,或是分配给某些情况特殊,受灾严重的人家。

以工代赈之法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并没有预想之中的那么容易,好在徐章不是孤身一人,有杨侍郎这位开明爽朗,做事情雷厉风行,眼里又不揉沙子的上司。

还有曾广文,王破敌,等一众心腹帮衬。

虽有些磕磕碰碰,但还是将以工代赈之法推行了下去。

十一月底,朝廷又来了旨意,主要还是说的淮南水患之事,对杨启平和徐章等人褒奖勉励了一番,最重要还是官家和两位大相公最后商定,给淮南路受灾的十余州县,减免赋税五年。

叫百姓有修生养息的时间,有缓过气来的机会。

灾民们原本沉重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许多,也有了干劲。

如此良机,徐章自然不会忘记提携一把漕帮。

借助运河之利,漕帮的势力也日渐壮大,再加上徐章的出谋划策,漕帮内部的等级规矩明朗有序,漕帮帮众的人心也越来越齐,各地的势力堂口也愈发稳固。

大石头和车三娘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将漕帮之中他们所能掌握的全部力量尽皆投入到这次的协助赈灾之事上。

协助朝廷从江南,湖广,荆襄等丰收富庶之地往淮南运送粮草,沿途州县的州府衙门,转运使司也大开方便之门。

漕帮原本就和转运使司往来甚密,关系打的不错,此次过后,双方的关系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不得不说,各地支援淮南的一应粮草物资能够及时的送到淮南,和漕帮的倾力相助离不开关系。

漕帮这个小小的江湖帮派也因此入了安抚使杨启平的眼,甚至还在送往东京的奏折之上提了几句,使漕帮二字传入了官家耳中。

秋去冬至,积雪消融,万物复苏,天气眼看着从寒冷彻骨逐渐进入炎热。

等到淮南赈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