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46 章 抠门小侯爷37

作品:从太监开始(快穿)| 作者:雾矢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10-31| 下载:雾矢翊TXT下载

黎郁云淡定地吃鸡汤面,发现这汤有点咸,不是小侯爷平时的水准。

想到外面时不时传来的叫声,便明白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小侯爷此时都慌成什么样,不禁又有些想笑。

喝完鸡汤面,她道:“娘,我有力气了,我接着生。”

伍氏对淡定的儿媳妇十分佩服。

想当初,她生孩子时,慌得跟什么似的,又痛又怕,当时叫得只怕三里内都听得到。

显然儿媳妇更擅长忍耐疼痛,一点都看不到慌乱,怪让人心疼的。

其实黎郁云没觉得有多疼,还没继母当初拿鞭子打她疼呢。

说起继母,黎郁云不由想起,前几天继母哭哭啼啼地上门拜访,想让她出面帮帮黎美云,不过被气势汹汹的伍氏赶走了。

伍氏十分生气,站在门口怒骂了一个时辰。

她儿媳妇都快要生了,挺着这么大的肚子,你竟然还想让她去王府,给你闺女撑腰?若是她儿媳妇和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什么事,黎家上下都不够赔!

黎郁云没想到,素来骄傲的继母会低头求自己。

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黎美云蠢,没想到继母也越来越蠢。

或者说,继母这次是挟着孝道而来,就是想让自己在为黎美云撑腰时,顺便让自己出事?最好既能解决女儿的问题,又能重创她?

想到这里,黎郁云不禁摇头,甚至连生气都懒得了。

她现在怀着身孕呢,眼看就要生了,何必与这种毒蠢坏的人置气?虽然确实挺可气的。

也许是这几年的日子过得不好,如今继母像是老了十几岁,明明和婆婆伍氏是同辈人,婆婆精神抖擞,看着和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差不多,一点也不显老。

反倒是继母看着像是婆婆的娘亲一辈。

也不知这两年黎美云是怎么折腾继母的,将好好的一个贵妇人折腾得像后宅那些怨天尤人的怨妇,还一脸的刻薄相,曾经的美貌不复存在。

也许是因为不够疼,才能让黎郁云胡思乱想,直到她听到婆母惊喜的喊叫,她下意识地用力。

“哇……”

婴儿的叫声响起,十分嘹亮,中气十足。

伍氏惊喜地说:“郁云,姐姐出来了,还有一个,再加把劲儿。”

没一会儿,龙凤胎便被包在襁褓里,抱到焦急的太夫人和紧张得快要晕过去的小侯爷面前。

太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左看右看,舍不得眨眼。

竟然真的是两个孩子啊!终于打破江家的世代单传,孙媳妇真是个有福气的,从发动到生产,还不到一个时辰呢,孩子一点都不折腾她。

小侯爷熟练地抱起闺女,脸上带着傻笑。

哎哟,这小脸可真像他老婆,以后肯定是个大美人儿。

他对同样傻笑地盯着儿子的婆媳俩道:“祖母,娘,你们这态度也明显了,我和你们说,不能重男轻女的,女儿要更宝贝才对。”

伍氏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

什么叫重男轻女?还不是你马上就将姐姐抱走了,还抱着不放,以为她不想要孙女么?

她哼道:“娘是重男轻女的人么?娘都是一样宝贝!”

说着,她将孙女抱过来,放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怀里抱着曾孙,看着曾孙女的小脸儿,喜得跟什么似的,眼睛笑得一条缝:“咱们一视同仁,都是咱们的心肝宝贝儿。”

江家历代单传啊,闺女也是宝贝呢!

定远侯喜得龙凤胎的消息传出去后,不少人携礼登门祝贺。

等到龙凤胎的满月宴时,几乎大半个京城的人都来了。

即使小侯爷一直淡化自己的存在,但纨绔们的家长怎会不知他所做的事?若无江小侯爷,只怕那本《数学:从算国到算民》一书很难成形。

宾客们夸着两个孩子,两个刚满月的孩子简直是被夸上天。

夸完孩子再夸孩子的亲爹,伍氏婆媳俩都被他们捧得晕乎乎的,心里十分骄傲。

没错,子宽有出息是因为她们养得好,子宽被她们养得好,才能养出这么好的龙凤胎,一切都是她们的功劳!

那群纨绔的家长们也来了,他们集聚一堂,亲切地拉着小侯爷说话,夸完着龙凤胎后,然后开始不着痕迹地夸起自己家的孩子。

“《数学》这书已经卖到大江南北,咱们家孩子,单是用稿费就能买上京城两进的房子,我觉得写书挺有前途的……”

“养孩子费钱,小侯爷的书能赚钱不妨多写上几本。”

“子宽啊,你下一本书打算写什么?”

“哎呀,如果要找人帮忙,与其找生不如找熟的,让我家阿明帮忙。”

“我家德思也可以帮忙。”

“还有我家昆子。”

小侯爷被他们看得直想跑,当机立断地道:“我去找思源说说话。”

很不负责任地跑掉了。

伍氏还抱着孩子,怕儿子让这群身份贵重的贵人下不来台,赶紧道:“这个啊……”她尴尬地笑,“等孩子百日后,子宽说他要去种水果,嫌弃现在的果子不够甜。”

闻言,在座的人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只能偃旗息鼓。

种水果其实也不错,但和粮食比,好像意义不大。

白白嫩嫩的双胞胎让荣平长公主眼热不已,杨清泉只能苦笑,除非他也学宁查思一跑了之,否则他也只得乖乖地听从母亲的安排相看人家。

“真可恶!”杨世子一脸羡慕嫉妒恨。

江子宽咋就这么好运呢?这一见钟情的对象正好是未婚妻,成亲两年后,就孕育了一对双胞胎,还是象征龙凤呈祥的龙凤胎,简直是人生赢家!

小侯爷得意洋洋,“你速度快点的话,一年后也能实现人生赢家的目标了。”

他一脸温柔地看着吃饱喝足后、睡得像小猪崽的孩子,忍不住再次夸起来:“你看他们,我儿子女儿实在太可爱了,我和夫人都长得好看,他们以后肯定是俊男美女……到时不知要伤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

杨清泉面无表情,表示不想再听下去,他宁可去相亲。

小侯爷亲自将熟睡的孩子送回到老婆身边。

黎郁云还在做月子,即使夫妻俩都觉得没必要——有系统商城出的生子丹,只需要坐满月就行。但太夫人和伍氏都很坚持,认为生一个孩子做一个月的月子,生两个就坐满两个月,没毛病!

熬得浑身都是臭味的黎郁云很想喊救命。

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她都快疯了,更别提两个月。

幸好小侯爷体谅她,他偷摸去厨房拎了热水过来,想给老婆洗个头和澡轻快一下的,没想到竟然被伍氏抓个正着,被罚站墙根面壁思过半个时辰,同时还要被亲娘指着鼻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见杨清泉已经意动,小侯爷顿时高兴地说:“行,你娘交给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小侯爷表示,他没白要荣平长公主给孩子的满月礼,他可是很努力地向好友展示自己婚姻多么幸福,虽然好友的表情不对,像是更想揍他而非向往并积极相亲。

杨清泉死鱼眼,他娘给江子宽的任务就是往亲儿子心口插刀?

两人去书房说话,小侯爷取出一封信,“思源,明将军去世了……”

杨清泉眨了眨眼睛。

明将军确实死了,前些天他就得到消息,不止是他,只怕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事。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明将军因意外没了,不过边疆还有其他的将军,能迅速地控制住局面。

是以明将军之死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小侯爷意味深长地说:“风雨欲来,你一定要小心……”他压低声音,“不管发生什么事,你跟着你皇帝舅舅走就行……”

杨清泉神色微凝,惊疑不定地看他。

他想要再问清楚点,偏偏小侯爷只是笑而不语,什么都不肯再说。

回去的路上,杨清泉一脸心不在焉的。

“思源,你听娘说话了么?”荣平长公主差点要被他气死。

杨清泉:“啊嗯,都可以。”

如果不是在马车里,荣平长公主非要跳起来转几圈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她高兴地拉着儿子的手,“行,娘马上就去安排赏花宴,邀请全京城适龄的贵女与宴!”

哎哟,简直太有用了,给定远侯府龙凤胎的满月礼没白给,没想到儿子看到那两个孩子竟然就愿意相亲。

她就说嘛,那么漂亮的两个娃娃,谁看了不心动,不想马上和妻子生个可爱的孩子?

杨清泉终于回过神,这才发现自己答应了什么。

他不禁苦着脸,却不敢给在兴头上的亲娘泼冷水,不然非被她揪着耳朵骂不可。

**

孩子满百日后,炎热的夏天到来。

天气太热,两个孩子背上都生了痱子,看着恹恹的。

伍氏和太夫人甭提多心疼了,连劝都不用劝,让人将行礼一收,全家到庄子避暑。

庄子里绿树成荫,湖水碧波荡漾。

小侯爷让人在山坡上种满果树,好些果树都是他重新嫁接的,去年看不出什么,今年应该挂果了。

知书十分好奇李子和桃子嫁接在一起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子。

两个孩子被大人抱着,他们睁大眼睛,小小的脑袋四处转动着。

小侯爷笑道:“囡囡、牛牛也喜欢庄子吗?以后咱们就在这里住下了。”

经过两年的改造,庄子已是大变样,四季有景,所看之处都是景,美得如同天堂。因此刚住没几天,伍氏就觉得不想回京城了。

当孩子八个月大时,京城果然乱起来。

接管西北军的二皇子在那些不甘心变法的豪门世家和地主、以及被新式算学逼得无法贪污受贿的贪官的支持下造反了。

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

二皇子发缴文,要求将参与《数学:从算国到算民》一书的著作者全部推出去斩首,认为是他们迷惑君王,让君王变得残暴无情。

小侯爷:我他妈的冤!

朝堂上的那群老狐狸们气得跳脚,明明是利国利民之事,有利于千秋统治,有利于万世稳定!

他们家孩子不被称“圣人”就算了,你们居然还想杀他们?

这边二皇子来势汹汹,京城里的四皇子也联系文人为他摇旗呐喊。

不久前,四皇子妃终于病逝,黎美云如同枯木逢春,重新爆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承诺成事后让黎美云当上正妃,大学士黎汤也参与了这场夺嫡之争。

除了二皇子、四皇子外,其余三个成年皇子,也是一个跳得比一个欢快。

当今皇帝是明君,不过当年也是屠兄杀弟起家的皇帝,他们对皇帝十分有自信,坚信二皇子就像父皇锅里的肉,他想怎么料理就怎么料理。

然而年纪快到天命之年的皇帝却受不了儿子造反的打击,在众目睽睽之下吐血,直接晕厥过去。

“舅舅!”

杨清泉第一个冲过去,护住昏迷的皇帝。

他迅速召来一批皇城禁卫守在皇帝的寝宫前,所有皇子、嫔妃皆不得入内。

这些禁卫大部分是当初皇帝派过去护着他去江南游历的,他还指挥过他们剿匪,有这份香火情在,杨清泉也能指挥得动。

因为这事,成年的皇子怒得扬言要杀了杨清泉,怒斥他狼子野心,竟然敢囚禁皇帝。

在皇子们要动手时,身边的人赶紧拦住了。

对于皇帝而言,可能会造反的儿子,和就算造反也坐不上那个位子的外甥,谁更安全,想想都知道。

六皇子跑过来,拦住几个神色凶戾狰狞的皇兄,大声说:“我相信思源表哥,他一定会保护父皇的,咱们在外面守着更利于父皇恢复健康!”

“滚开!”

四皇子不耐烦地将六皇子甩到一边,压根没将这病弱的皇弟放在眼里。

现在是关键时期,只要他在二皇兄抵达京城之前坐上那位子,就能下令杀了二皇兄,将之定位为国贼。

六皇子的身体本就不如同龄人健康,直接撞到台阶上,当即晕了过去,被差点哭断肠的安妃赶紧抱着离开。

没人理会一个病弱又年幼的孩子,也就是他傻,年纪小的皇子知道这些事自己掺和不了,哪个不是安分守己地待在后宫里,等着这场宫变的结果。

至于将来会被世人诟病不够孝顺?

那也等有命才能谈孝顺,像六皇子这种的竟然跑过来,就是个傻子!若他得罪的兄长将来能登上大宝,六皇子以为自己会有什么好下场?

杨清泉守在床前,担忧地看着昏迷不醒的皇帝。

他闭了闭眼睛,江子宽的话一再地在他脑海中反复地回响。

半晌,他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道:“舅舅的身体怎么样?”

守在旁边的几个太医面有难色,只能保证他们会尽力。

杨清泉顿时怒吼出声:“我要的不是尽力,是绝对能好转!”骂完太医,他又转头问侯在旁边的掌印太监,“宗室跟大臣都通知了吗?”

“世子放心,已经通知了。”

杨清泉确认已经安排妥当,没有疏漏后,转头看向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帝。

他对着皇帝流泪,哽咽道:“舅舅,您千万不能有事!您说过会长命百岁的!您看,您才刚倒下就有人欺负小六,小六很想进来陪您,可他知道自己不能……呜呜呜……舅舅,我不知道哪个表哥值得信任,我不敢放他们进来。”

“二皇子快要打到京城,我不知怎么办……舅舅,您快睁开眼吧,我真的害怕……”

等被通知的宗室和几位老大臣进来后,守在殿外的数位皇子终于跟着进来。

他们顾不得怒骂杨清泉,挤到床前,情真意切地对着龙床上的皇帝呼唤,可惜皇帝还是昏迷不醒。

终于有大臣忍不住:“二皇子就要打过来,咱们先商量这事该怎么办。”

似乎正等着这话,有人马上跳出来:“依本官看,最好是新帝上位,如此二皇子才能熄了这大逆不道的念头……”

“我推荐二皇子!”

“三皇子!”

杨清泉守在床边不吭声,拿着帕子时不时擦拭皇帝额头的汗珠,没人发现被子里皇帝曲起来的手指微微动了动。

“思源表弟,你怎么不说话,你支持谁?”

四皇子看向只顾着照顾皇帝的杨清泉,决定将他下水。

荣平长公主是皇帝的胞妹,英国公虽然上交了兵权,说话却很有份量,若能争取到这两人的支持,宗室和大臣那边支持他的会更多。

杨清泉淡淡地道:“我谁也不支持,我只想舅舅好起来。”

四皇子看了他许久,然后冷笑一声。

见状,杨清泉便知道四皇子这是记恨自己了,但他一点也不在意,他想着小侯爷当初那话,心里隐约明白什么。

**

很久以后,杨清泉都能想起这一日,夕阳之下,淋漓的鲜血将金灿灿的皇宫染成红色。

三皇子死了,大皇子在混乱中被砍断一条胳膊,四皇子则少了一条腿,五皇子伤了内脏,成了一个病秧子。

二皇子被关起来,还未定罪,便在狱中自杀。

不过短短数日,便连续死了两个儿子,即使这是皇帝主导的,他也承受不住,直接大开杀戒。

他的儿子是有罪,可如果没有那些贪官污吏和豪门世家的支持,他不可能有胆子造反。

整个大康,被皇帝举起屠刀屠了一遍,单单是京城,死去的豪门世家和贵族就多达上万人,到处血雨腥风。

当京城乱起来时,小侯爷在庄子里指挥定远侯府的护卫对抗造反的士兵。

当时梅村的村民们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寻求庇护,小侯爷全都收留了。

庄子里原来的庄户中不乏从战场退下来的残疾老兵,他们平时种田种菜、编织竹筐、给孩子摘果子,平凡得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不同。

如今面对大乱,老兵们精神抖擞,没有丝毫退缩,横刀立在庄子前,守护庄子。

面上有疤的老徐头道:“小侯爷莫怕,小的会保护您的!”

谁想伤害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小侯爷,先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小侯爷手中握着大刀,扬声大笑,“好,让我们一起杀敌!”

小侯爷身先士卒,斩杀了一个来袭的士兵,面不改色地看了眼地上的尸体。

即使他躲在那群纨绔后面,那些被侵害了利益的豪门贵族也会将这事怪到他身上。他心里很纳闷,明明著作者栏里,已经将他的名字都放最后,那些人是怎么知道这事是他主导的?

难不成那本《算学》的著作者是他的事已经传出去?

甚至还派了这么一支军队打过来,真是看得起他。

他侧身躲过一支朝自己射过来的箭,反手一刀砍倒一个敌人。

感觉到朝自己而来的、越来越密集的攻击,他心里明白,看来对方今儿是非要他的命不可。

小侯爷的勇武让庄子的护卫十分吃惊,他持着刀,每一刀都落向敌人的致命处,杀伐果断的模样,让他们想起当年的老侯爷。

老侯爷当年是以战功封侯,勇猛英武。

他们就说嘛,老子是英雄,没道理儿子是狗熊,瞧这砍人的架势,是多么干脆利落,是当兵的好苗子。

说来小侯爷今年也只有二十出头,若是现在投军也完全来得及,绝对能再续老侯爷当年的威风。

庄内的院子里,黎郁云和伍氏搂着到处乱爬的双胞胎,守在太夫人身边。

两个孩子还小,不懂事,嘴巴“呀呀”叫着,伸手指向门口,意思很明显,他们想去找爹。

黎郁云亲了亲他们白嫩可爱的脸,“爹为了保护咱们,跟坏人拼命呢。”她的声音有点抖,其实心里也怕得厉害,只能祈祷丈夫平安。

太夫人捻着佛珠,是所有人中最平静的,柔声道:“别怕啊,今儿来的敌人不多,咱们家的护卫都是军中的好手,我们不会输的。”

伍氏的嘴巴动了动,很想埋怨儿子不该来庄子,若是在京城……

仿佛看出她的心思,太夫人道:“京城只怕更乱,也不知情况如何。”

等这场保卫战结束后,小侯爷仍在前头忙碌几天。

上报匪徒乱兵,清理血迹,掩埋尸体,安排护卫巡逻,安排村民回家等等,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伍氏和黎郁云一起照顾孩子和太夫人。

在敌人来袭时,太夫人无比镇定,等事情结束后,她的神经绷得太紧,以至于松下来后就病倒了。

这就不得不感谢知书了。

她虽是丫鬟,其实却有着寻常人没有的大局观,对庄子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她指挥安排,在小侯爷带人抵抗叛变的军队时,没有让庄子乱起来。

伍氏感动得握住她的手,直言要给她介绍个好男人,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

知书:老夫人,这种恩将仇报的事就没必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