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7章 给朱棣做科学启蒙

作品:大明孽子|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6-02| 下载:南山堂TXT下载

规律可循的咯?”

朱瞻基在旁边插了一个问题。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面其实是有点嫉妒的。

为何朱瞻墉能够说出那么多的东西出来。

为何他明明比自己年纪小,但是懂得东西却是那么的多?

“没错,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每一种东西都是有属于它自己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那么就可以知道怎么利用它。”

“比如铁矿石和焦炭炼铁的过程,其实就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之后,提炼铁的过程。其他炼铜什么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现代的物理化学要说清楚原理,肯定是有点困难的。

朱瞻墉准备让朱棣先有一点印象再说。

至少让他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什么仙术,更加不是什么邪门歪道,而是科学啊。

“朕听说你在广州府的炼铁作坊可以直接冶炼出精钢出来,莫非也是利用了这些原理?”

朱棣问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钢铁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质。

大明跟周边的草原交易的时候,甚至对铁锅的数量都是有限制的。

为得就是避免大量的钢铁流到了胡人的手中。

整个大明的钢铁产量,或者说是生铁的产量,都还不到两千万斤。

其中精钢的数量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到。

现在朱瞻墉旗下却是可以直接冶炼出精钢出来。

哪怕是《广东布政使司五年计划》里头的数据目标有水分,那也是非常吓人的数字。

难怪朱棣听了锦衣卫的汇报之后,一直都记在了心中。

“没错,广州的炼铁作坊之所以能够比大明其他任何的制铁所都要厉害,就是因为我们的匠人已经开始研究炼铁的本质,从原理上开始做进一步的改进。”

“就像是铁盒钢,它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要如何控制冶炼过程当中的物质投放才能生产出精钢,这里面是有很多门道的。”

“岭南书院成立至今,主要招募的都是各个匠人及其匠人子弟,儒林之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甚至礼部还觉得岭南书院是瞎搞,但是正是这些匠人和匠人子弟研究事物的本质,研究各种生产改善的方案,才有了炼铁作坊的技术提升。”

借着这个机会,朱瞻墉开始给岭南书院正名。

一个书院要发展起来,单靠广州府的力量肯定还是不够的。

最好就是能够吸引大明的落魄士子都能加入到其中,这样子人才多了,才能有更多的发明。

要不然单靠匠人,很多人连字都是这几年才开始认的,要让他们研究一些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是比死读书的士子要厉害,但是他们的后劲有所不足。

毕竟,这年头的聪明人,大部分还是去读书了。

“爷爷,瞻墉说的颇有道理,要不让国子监也做一些改变,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朱瞻基也不管岭南书院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意义。

既然朱瞻墉那么看好,那就不妨让国子监也跟着学习就是了。

反正没有学到东西的话,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学到了,自己可就挣到了。

毕竟,国子监这种朝廷的衙门,他的影响力绝对是比朱瞻墉要大的。

“既然你们两个都觉得有必要变一变,那就试一试吧。”

朱棣看了看朱瞻基,再看了看朱瞻墉,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