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61章 两兄弟的争执

作品:大明孽子|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6-02| 下载:南山堂TXT下载

向,让更多的人重视技术。

在这么一个时代,这种转变是朱瞻墉非常乐意看到的。

“专利司?为了你的一个水晶作坊,专门让户部新增一个专利司,瞻墉,你这个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

朱瞻基很不高兴的提出了质疑。

“朝廷这些年一直都在裁撤冗余官员,新增一个司的事情确实是要慎重。”

朱棣这个时候也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态度。

鼓励发展技术,他是支持的。

毕竟出征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各种火器和刀剑,如果技术进步之后,这些东西都能变好,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如果技术进步的影子都还没有见到,就需要新增一个司,那他就比较纠结了。

“爷爷,其实我倒是觉得现在朝廷的官员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朱瞻墉再一次的抛出了一个石破天荒的观点。

这个观点要是传开了,估计很多人都会质疑他。

毕竟,削减冗余官员,这个方向看起来显然是一件好事。

现在朱瞻墉却是说不仅不能削减,反而要增加。

这是啥话?

“瞻墉,你这是睡觉没有睡醒吗?削减冗余官员,不仅是爹在亲自推进,也是爷爷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结果你却说这个事情错了?”

朱瞻基虽然很生气的样子,但是心里面却是非常的开心。

甚至他希望朱瞻墉能够说的再过分一点,激怒朱棣。

这样子就能让朱棣对他的好感度大幅度的下降。

“爷爷,伴随着大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面积的不断增加,需要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越来越多。”

“现在六部负责的事情太多了,将来完全可以从各个部里头分出一些新的部,让各个部的工作和职责进一步的细化。”

“也让大明商家和百姓办事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畅,更加的便捷。”

“大明的朝廷是为大明百姓服务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朱瞻墉一点也不慌。

朱元章是贫苦百姓出生,所以建立大明之后,一直都是非常在乎百姓的利益的。

如果朱瞻墉能够证明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是符合大明利益的,是符合太祖的祖制,是对大明百姓和朝廷都是有好处的,那么观点新奇一点,也没有什么。

“瞻墉,要是户部夏尚书在这里,恐怕要跟你急了。新增机构,意味着户部每年需要新增钱财,但是现在每年的赋税收入都不够用,还找大明银行借款修路。”

朱瞻基这一次不打算那么快的退缩。

他要跟自己的弟弟好好的辩一辩。

“新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工商业的新发展,相关的赋税收入也会有明显的增加。就比如南京城和广州府的水晶作坊,单单去年一年就先朝廷缴纳了超过二十万两的赋税。这些赋税的增加,跟朝廷新增的专利司人员相比,完全是物有所值的体现。”

专利和新技术的发展是朱瞻墉很重视的一个事情。

他自然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哪怕是当着朱棣的面跟自己的大哥好好的争执一番,也在所不惜。

“士农工商,虽说是众生平等,但是实际情况怎么样,我们都很清楚。匠人的地位虽然比商人要高一些,但是毕竟也就是普通百姓。”

“按照瞻墉你的意思,今后匠人和商人的地位,都要跟士人一样,这会引起儒林巨大的反弹,对朝局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朱瞻基扯了一张虎皮来给朱瞻墉施加压力。

不过效果却是一点也不好。

只见朱瞻墉没有任何犹豫,就接着说道:“大哥,只要匠人和商人的地位提高,对我大明是有好处的,那我们就有必要支持。反倒是儒家一家独大,对我朱家,对大明,都是没有好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