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零二章 湘口关大战

作品:大明逆子|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11-18| 下载:吃货大联盟TXT下载

自朱慈烺出征平寇以来,十二团营似乎并没有遇到什么重大挫折。没有杀身成仁没有以身报国。除了一开始的朱慈烺在淇县遇到过挫折之外,目前明军一直都非常顺利。

这源自于朱慈烺的谨慎小心,从最开始的大意轻敌吃了大亏。到现在的朱慈烺处处小心翼翼,虚心听取部将的意见。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意见,朱慈烺都虚心采纳。

湘口关,薄雾蒙蒙初升的太阳透过雾气,薄雾下的流寇们,终于感到了死死的暖意。

然而,身上的暖意,无法驱走内心的严寒。这些流寇们自从跟了李自成之后,确实过上了一段为所欲为的生活。从最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麻木不仁。

他们抢劫、杀人,把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抢到自己手里,许多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痛恨的那一类人。之前的官府欺压百姓,百姓们水深火热。

直到他们参加了李自成的军队,他们很快也变成了那样的人。流寇所过之处,城池往往为之一空。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他们的代价来了。薄雾散去之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厉兵秣马的官兵。

十二团营的将士也是一字摆开,双方终于开始了相对于公平的战场决战。敌我双方摆开阵势,李自成没有逃,朱慈烺也没有追。

因为此时的李自成已经逃无可逃,只能放手一搏。

而此时的朱慈烺,则率部将李自成和围。他并没有围师必阙,而是选择将李自成团团围住,意图全歼流寇。

这一场大战规模空前,李自成骑在马上,依旧是意气风发。而对面的朱慈烺一样骑着他的飞云骓,二人互相凝视着对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拔剑:“杀!”

这样的大兵团作战,什么战术什么布防的都已不重要,鼓舞士气,猛冲猛杀就对了。

在李自成的潜意识里就四个字:干就完了。

历史上的李自成打仗,真的就这么无脑么?

真的就这么无脑,那他为什么还打进了北京城,灭亡了大明呢。

那是因为明亡于自身的问题,没有李自成还有张自成王自成。李自成不过是顺应天意,做了最后一个推倒明王朝的人而已。

李自成的战术其实很垃圾,多次被明军打败。最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奈何明王朝的一顿骚操作,使得李自成屡屡东山再起。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李自成带着流寇在一片石被打的打败。难道说,李自成真的又一无是处么。

其实也不尽然,即便是再垃圾,打仗都是磨练出来的。在和明军的交锋之中,李自成也学会了不少经验。

比如说,后来的注重军事训练。军队在战争间隙,就要考核骑射,从早到晚方止,以考核促进士兵练武。临阵,骑兵列为三重,名“三堵墙”,冲杀不得反顾。如战不胜,骑兵佯败,步兵拒战,而骑兵绕出敌后或翼侧进行围攻以取胜。攻城时,昼夜三班,轮流不止,以骑兵布围,步兵强弓、鸟铳连发,使守城人不敢外视。然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