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十一章 滚滚向前的马车

作品:帝御仙魔|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2021-05-13| 下载:我是蓬蒿人TXT下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到了天授三年。

春暖花开的时节,草原风和日丽。

张长安掀开帘子从帐篷里走出来,左右看了看。入目除了绵延不绝的白色毡帐,就只有负责警戒、巡逻的唐军将士,部落里的牧人很少,显然大部分都出去放牧了。

这里当然是格桑的部落,现在部落已经有牧民五千户,在现如今的草原上可称大部族。跟其他部落不同的是,因为得到大唐支持,格桑部落不仅有唐军驻扎,还是大唐设立的区域管理中心,有大唐官衙。

草原战事已经结束了三年,大唐对草原的管理事宜,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

百人部落设里,五百人部落设乡,两千人部落设县,万人部落设州,配备相应文武官吏,并在州县驻军,配合全真观、无空释门的道观、寺庙,架构搭建完成后,形成了对草原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

格桑部落有牧民五千户,人口两万余,设立的自然是州一级的军政衙门,张长安现今就是州府别驾,地位仅在刺史之下。

张长安带着属吏在部落里打转,间或跟年迈的牧人闲聊,逗一逗小孩,欢声笑语不断。他现在跟牧人的日常沟通已经完全不成问题,在部落里名声也很好,深受牧民爱戴。

五千多顶帐篷,两万余人的部落,虽然跟中原的州城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在草原上已经是非常大的聚居地。非水草特别丰美之地,不会出现这样大的人群。

部落当然也很繁华,还有专用于商贾的帐篷区,里面的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中原州城有的货物,这里多半都有。行商的不仅有中原商号,草原人也不少。

到了特定时节,商人们会争相收购这里的牛羊,初步加工后,售往长城之内。牧民们只要勤劳放牧,就能衣食无忧,年景好的时候,还能有不少钱粮储备,到了年景差的时候,也饿不死人。

至于牛皮牛筋、马匹这种战略物资,收购的大头当然是军队,拿来制作甲胄、弓弦,训练成战马等等。军队挑剩下的,商贾才有资格购买。

在灾害特别严重的年节,朝廷也会赈灾,就像中原有旱涝灾害时,州县会开仓放粮一样。现如今大唐有土豆、玉米,在吏治清明的情况下,要饿死人还是比较难的。

除了商贾毡帐,最有特色的当然是全真观、无空释门的道观、寺庙。

李晔有过严令,道观、寺庙不能消耗草原牧民财富,所以道观、寺庙到了这里也因地制宜,没有修建土木房屋,也都是帐篷。里面的道人和僧人有一项必须会的本事,那就是看病,所以道观也是医馆。

除开这些,部落里的毡帐就是民居、官衙,和驻军营地。

官衙、军营里也有草原人,现在数量还不多,因为官衙、军营要求说汉话。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有区别才有奋斗方向。

现如今,草原州县已经在紧急培训优秀牧人学习汉语,因为挑选的都是年轻人,初期成果还不错,要不然官衙和军营里还看不到草原人。加上州县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