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章 高血粘的诊断及治疗

作品:富贵病防治手册|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12| 下载:书凡TXT下载

也有一定波动范围。

全血粘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正常参考值如下:

类型正常值(男)正常值(女)

全血高切粘度男:5.63~6.67mpa.s女:4.74~5.86mpa.s

全血低切粘度男:7.51~10.09mpa.s女:5.84~8.05mpa.s

注: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有一项增高即可诊断为高血粘症。

三、临床评估

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全血粘度增高常见原因:

(1)血浆蛋白异常

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

(2)红细胞数量增多

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粘度的增高。

(3)红细胞质异常

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4)其他疾病

如雷诺征、高脂血症、肿瘤等。

血粘度降低,从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性低血粘度两大类。

(1)病理性低血粘度

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性低血粘综合征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

第二节高血粘的药物治疗

一、西医治疗

高血粘症分为五种类型,由于各种类型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1)血浆粘度增高型

一般用血液稀释法及血浆置换法降低血浆粘度,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