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5章 汉强之因(下)

作品:革宋|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27| 下载:绯红之月TXT下载

塞顿开, 至少也指出了个方向?”刘景文笑道。他作为两汉文献专家, 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拍案称赞。

“这……,也没讲透。”熊裳还是给课本挑了毛病。

“给孩子们读的课本,只是要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若是真的是想研究,再去找专门的书籍看就好。”刘景文简单的答道。

熊裳虽然对此颇有想法,却也知道此时并非讲这些的时候,他继续请教起两汉的问题。西汉时代国家先实施黄老,而且西汉‘酷吏’横行,对地方豪强进行了无情打击。

东汉时代门阀与田庄兴起,国家依旧能在渔业、林业等事情上进行统一安排。即便是农业体系崩溃,各个势力瓜分了中央拥有的东西之后,还是能打得起仗。汉以强亡,可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汉史专家只是简单讲述了两汉中央政府拥有的巨大权力,以及经营的巨大产业。熊裳心中就生出钦佩来。怪不得大汉的国土上能突然群雄并起,仿佛所有官员都是处心积虑的野心家。原来当年崩溃的是大汉的粮食与财政,兵库林木等装备和资源并没有被崩溃,这种规模足以武装起几十万军队,反倒成了让战火熊熊燃烧的助力。

弄到了这些赵嘉仁关注的内容之后,熊裳就身体告辞。他也是进士出身,知道这种询问的分寸。若是继续询问下去,只会引发刘景文的不满。而且他也觉得自己有了想法,从种种迹象上看,赵太尉的并不准备让和平延续下去。正如最近签订的汴梁议和书上先规定,这份议和的期限是三年。

走在街上,熊裳只觉得心里面翻涌着诸多想法。三年时间可以让赵太尉从容收复长江以南的各个地区,重建当地的管理,并且做好未来开战的调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根本不是议和,这只是一场停战。那么熊裳到底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送走了熊裳的刘景文就没有那么多想法。熊裳还有未来的仕途,刘景文的仕途之路已经终结。他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按照学制,他的两个孩子得再上九年学才能参加制科考试。那时候女儿刘颦颦二十四岁,次子儿子刘默二十二岁。刘景文是在三十岁上才考上进士,他的两个孩子若是能一次考上,可还是标准的年轻进士。

不过是九年时间,刘景文并不认为刘家会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彻底倒下。只要朝廷给机会,家族就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