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1章 强龙与地头蛇(四)

作品:革宋|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27| 下载:绯红之月TXT下载

嘉仁也不去责怪海事局,继续问道:“进口的橡胶与棕榈、剑麻增加了多少?”(yqkxs)•(com)

“这个就多了。”海事局局长的神色立刻就愉悦起来,“剑麻现在每年出产五十万吨,棕榈油一年四十几万吨。橡胶现在是七千吨。”

✤想看绯红之月的《革宋》吗?请记住[一起看小+说]的域名[(yqkxs.com)]✤『来[一起看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qkxs)•(com)

等海事局局长离开,赵嘉仁叫来工部侍郎,“在江宁开一个橡胶鞋厂。玻璃厂也给他们调拨一些,让他们卖了赚些钱。”

工部侍郎一脸苦闷,“官家,各地现在都缺钱。肥皂和玻璃自然是好,可咱们缺乏碱矿。蒙古西迁之后,他们那边的碱面来源大大不足。”

21世纪的初中课程都会教给孩子们,化工工业的基础就是三酸两碱。两碱产量暴增是工业化生产合成氨之后的事情,在那之前的两碱就看碳酸钠的产量。信阳那边山高,路途艰难。加上矿层买的很深,探矿队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没能找到矿脉。现在能够提供纯碱的来源大概就是蒙古和东北的盐碱地。

“咱们只能先打跑和林地区的蒙古人,夺了那些草都不长的盐碱地。”赵嘉仁苦笑道。

工部的侍郎听了之后也是呲牙咧嘴。这个说法很正确,却有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感受。蛮荒之地固然让人厌恶,却也有意想之外的产出。这种产出恰恰是大宋匮乏的产物。

赵嘉仁心中也只能苦笑。他只希望21世纪教科书里的查干诺尔湖泊真的如课本所讲,能够夏天晒盐,冬天制碱。他就对工部侍郎说道:“你们派人去阴山那边。向北走就有产碱面的湖泊。”

“真的有那样的湖泊。”工部侍郎大大惊讶。

“不去找,就永远找不到。”赵嘉仁叹道。

打发走了这帮家伙,赵嘉仁忍不住又看了看文璋的奏折。如果不提里面向朝廷要钱的部分,这封奏折描述的未来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这里面的钱也不是瞎用,主要是雇佣劳动力搞基础建设中的重体力劳动。

要么就从海外往回运奴隶?这样的想法在赵嘉仁的脑海里冒了出来。如果是使用奴隶,就可以不必花这些钱。身为一名医生,赵嘉仁甚至不担心奴隶的繁衍问题。重体力劳动对生命有巨大的消耗,只要稍微在饮食上动点手脚,在重体力劳动下榨干体力的奴隶就会大量死亡。

在非常认真的考虑了三分钟这个问题之后,赵嘉仁用力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并且认为自己应该为此感到羞耻。可赵嘉仁也发现,他并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羞耻。

此时,在遥远的倭国。赵鸣人却感觉到了强烈的羞耻。对面的家伙乃是幕府派来的使者,目的是让赵鸣人投降。

赵鸣人只觉得脸上一阵阵的发烧,这对他是比较罕见的事情。被人公开质疑私自致富,完全目无天皇,目无幕府。失去了身为倭国人的尊严。

“不是这样的!”赵鸣人尝试反驳这样的指责。但是话到了嘴边,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无奈的再说一句,“不是这样的!”

此时赵鸣人唯一能够确定的大概就只剩下这句话,他能确定自己从最初开始就不是为了反抗天皇或者反抗幕

(yqk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