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卷三 东海惊涛 第七十三章 从政治家到政客(八更求月票)

作品:国策|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2-11-14| 下载:闪烁TXT下载

后还改变了贾培尔执政时期、政府过于软弱对民主党在右翼选民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年来,罗迪克被媒体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肯尼迪”。

高涨的声望让罗迪克坚定了赢得大选的决心,只是击败蓄势待的共和党竞选人并不容易。

长期低弥的美国经济使一向以治理经济见长的民主党饱受非议。

摆在罗迪克面前的问题多不胜数,比如高达失业率,越改越畸形的医疗保障体系,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萎靡不振的国内消费,混乱不堪的金融投资市场,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任何一个问题,都能耗费一界、甚至数界政府的全部力量。罗迪克却要在一年多之内解决这些问题,给选民把选票投给他的理由。

论治国能力,罗迪克确实比贾培尔出色,可他不是人。

年初,成立竞选团队的时候,罗迪克就把“降低失业率,刺激国内消费与缩小贫富差距”当作竞选口号,与国会两院软磨硬泡,6续推出多项与之相关的政策。6月底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民主党的支持率从罗迪克上任时的不到高到了近贾培尔第二界任期时的最高点。

中日关系紧张,使美国国内情况出现了微妙,且非常关键的变化。

在共和党的暗中支持下,美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纷纷出面指责总统在对外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严重低估中国的野心与实力,将至关重要的力量放到意义不大的海湾地区,忽略了中国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

导致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彻底丧失话语权。

擅长利用国际局势的共和党给罗迪克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真正的政治家都清楚,作为“世界十字路口”的中东地区,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要点。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世界。

罗迪克上任后大打“伊朗牌”,意图同时牵制住中国与俄罗斯,为美国完成战略调整创造机会,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共和党的政客不可能不清楚罗迪克的意图,可是在成为白宫的主人之前,他们才不会关心美国的国家利益。

选民不是政治家,没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他们只相信舆论宣传。

了解这些情况后,就不难理解美国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化无常。

为了让选民相信民主党政府有能力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有能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罗迪克不得不暗中支持日本以强硬态度应对中国的挑战,全力说服国会修改立法、允许向日本出售包括F内的先进武器装备,默许日本联合策划“钓鱼岛危机”,意图通过中日冲突让中国放弃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扩张行动。

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局势展就不再由罗迪克做主了。

中日冲突爆后,罗迪克看到了一点希望,只是日本的拙劣表现很快就让他感到绝望。

金融风暴使日本成为全球金融“大鳄”的天堂。随着以各大财团为的美国金融资本杀入日本,成为金融风暴的主要推手,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