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二十六章 领袖

作品:国策|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2-11-14| 下载:闪烁TXT下载

可以说,纪佑国与赵润东为后继者留下了一笔丰厚地“家产”。

有了实力,才能办大事。

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共和国必须埋头苦干,集中力量搞好国内建设。随着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共和国需要足够的资源与市场,仅仅重视国内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展的需要,更不可能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在这个大背景下,任何领导人都会调整国家的基本策略。

赵润东逐步把权力移交给王元庆,正是因为王元庆的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与实现国家利益,而不是身体状况让他不得不交权。如果王元庆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只要赵润东还有一口气,都不会这么做。

有了足够地实力,只是国家前进的动力。

要想走上正确地道路,还需要非常明确的目地。

这一点,正是王元庆表现得比纪佑国与赵润东都要出色的地方。

不管做什么事,王元庆的目的性都非常明确。

去地方的时候,王元庆在广西试点工作中全力以赴,证明了自己的才能;返回中央,地位还未确定,处处避免与赵润东产生利益冲突;地位得到确定后,大展拳脚,很快得到包括赵润东在内的老一代领导人的认同与赏识。这些都证明王元庆早已确定目标,而且一直为之奋斗。

在对外政策上,王元庆的目标观念更让人惊叹。

远的不说,朝鲜的李孝文变节事件之后的这段时间,王元庆处处表现得咄咄

给人的感觉是,即便美日韩不主动挑起战争,他也的引战争。虽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错觉,但是完全能够体现出王元庆的主动性与目标观念。

既然战争迟早都会爆,那么一切工作都以打赢战争为目的!

为了达到目的,就得为共和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比如在最合适的时候引爆战争,以最合理的方式参加战争,用最微小的代价赢得战争,在战后获得最大的利益。

王元庆的这些素质,正是赵润东的主要缺陷。

不得不承认,纪佑国早就看出王元庆的特点,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共和国需要王元庆这样地领袖,才会为王元庆指明道路,在离任之前做好相关安排。

至于纪佑国有没有向赵润东施加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王元庆身上不是没有缺点。

作为国家领导人必须具备的3项主要素质中,“实力价值观”与“目标观念”在王元庆身上体现得很明显,而“展变革观”却没有表现出来。因为还没正式“执政”,所以他是否具有这项素质,不宜做出判断。

小方面,王元庆最欠缺的就是治理国家的经验。

彭茂邦与潘云生坚决支持王元庆返回中央担任要职,除了巩固王元庆在决策圈中的地位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赵润东的第二界任期让王元庆积累足够的治国经验,为今后正式“执政”打下基础。

王元庆能够获得今天的地位,除了纪佑国地提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