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接汇报

作品:国策|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2-11-14| 下载:闪烁TXT下载

朝鲜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王元庆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后来在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说得直接一点。朝鲜的民主政治建设成为了共和国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也坚定了王元庆在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的决心。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王元庆都是一位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

战争爆前,王元庆力排众议,不但把裴承毅从巴基斯坦调了回来。还让裴承毅负责制订总体战争计划。按理说,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与国家基本政策的战略计利。至少应该由总参谋长负责,如果是赵润东与纪佑国,肯定会亲手把关。王元庆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一名6军中将,就足以让人觉得震惊了。当裴承毅提出“先东后西”。从东线包抄印度战略大后方,以全面击败印度为根本目的的战争计划时。王元庆再次力挺裴承毅,全盘采纳了这份战争计划。要知道。当时连项铤辉都认为目标过于远大,应该把重点放在西线,通过占领新德里迫使印度投降。然后与印度签订一份打手不平等条约。”以维护共和国国家利益、控制南亚地区为战争的主要目的。支持项铤辉的人并不少,包括顾卫民、叶致胜、阎尚隆等国家领导人与中央政府高层官员。在此情况下,王元庆仍然丝毫没有动摇,坚决支持裴承毅的战争计划。虽然战争还没结束。但是打到这个时候,已经证明裴承毅的计比项铤辉的想法更加符合现实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王元庆不但有军拳头脑,而且比很多将军还要厉害。

随着博帕尔集团军全军覆没。东线决战迎来了第二个转折点。如果从整场战争的角度看,下一阶段的进攻行动将决定战争的展方向。

身为前线总指挥,裴承毅很清楚接下来的选择。

“收剧回去汇报战况的命令时。裴承毅就知道,元也看出凡“九的展方向,而且与裴承毅一样。对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也就是战争的具体展方向很有想法,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前线总指挥赶回去。

到达都郊区的空军基地后。前来迎接裴承毅的参谋军官没有把他送往总参谋部,而是带他去了元府。

项铤辉先到一步,正在与王元庆商讨事情。

让秘书替裴承毅准备了一杯绿茶后,王元庆只把项铤辉与粪承毅留了下来。

“时间宝贵,我就不多罗嗦了……王元庆幕裴承毅点了点头,开门见山的说道,“听项总说。你要求调遣张军入印作战?”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恕军是现在唯一能够调动,唯一具有完备战斗力的部队

打手目的是什么?。王元庆确实没有罗嗦,问得很干脆。

“歼灭博帕尔集团军后。我军获得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裴承毅稍微停顿一下,说道”这斤。机会到底有多宝贵呢?如果按照最初制订的战争计划按部就班的打下去,我军大概能在明年年底完成大规模作战行动,即便在强军与刃军提前南下之后。最快也只能提前到明年下半年。如果能够抓住眼前的机会。我有很大的把握让参战的将士在明年春节的时候陪着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