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三十六章 无声的决战

作品:国策|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2-11-14| 下载:闪烁TXT下载

了改进余地。比如用来拦截弹道导弹的大功率激光器也可以用来对付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轨道空间站,动能拦截弹头在适当改进之后,能够用来对付地面、海面与大气层内的目标。

总的说来,基于战略防御系统的打击手段,相当于一种高精度的战略打击方式。虽然这种打击方式与传统的、基于核武器的战略打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附带损伤没有毁灭性作用等等,但是两者的本质、即打击的目标、给对方造成的影响等等并无区别。受此影响,即便是国家元,要想启动战略防御系统的主动攻击程序都得像核按扭那样,走严格的校验程序。

实际上,“核按钮。也只是个通俗称呼,其本质是一组旧位密码,元在下达核打击命令的时候,必须报出密码,只有在密码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执行打击任务的部队才会听从元的命令。战略打击命令也相差不大,由元与总参谋长同时向控制战略防御系统的中央计算机输入启动命令,即两组相互参照的密码,只有在两组密码同时输入、而且准确无误的情况下,中央计算机才会按照预定程序,启动战略防御系统的主动攻击程序。

为了防止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共和国制订了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在输入命令前,元与总参谋长要相互确认身份,而核实方法就是由合适的第三者进行证实。比如能够只有具有共和国国家公务员身份的非元府工作人员才能证明裴承毅的身份,而能够证明袁晨皓身份的则是具有少校以上军衔的高级军官。虽然裴承毅与袁晨皓相互认识。而且非常熟悉,两人也的走这套程序。

接下来,除了中途终止川州亍动之外。其他都由计算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目标与打钉珊厅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为干预。

由此可见,基于战略防御系统的精确战略打击到底有多么猛烈,完全由预先设定好的打击程序决定。虽然这些程序不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而是由技术人员编写,而且以固件的方式锁定在计算机里面,除非拆除固件,不然连控制战略防御系统中央计算机的技术人员都无法改变打击程序,但是知道打击程序具体内容的人不会过五个,其中肯定没有国家元与总参谋长。原因很简单,按照共和国的相关制度,元只能确定战略打击的范围,准确的说。是明确提出哪些目标不能碰,而哪些目标能够碰,就不由元说了算。总参谋长则决定打击具体顺序。准确的说就是优先级别,哪些性质的目标必须优先对付,而到底应该打击哪些目标。也不是由总参谋长说了算。决定具体打击目标的,是一个由全体代表大会军事委员会、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联合成立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实质上只有3个正式成员,且由元任命,并且间接向元背负责,其具体身份高度保密。如此繁琐的安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密。

事实上,精再战略打击的自标并不神秘。

早在刀万年,即共和国与美国先后公布本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具备有限的精确战略打击能力,并且为“精确战略打击能力” 给出确切定义的时候,就有不少国际机构对此做了全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