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节 “五四”爱国运动

作品: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很快波及全国,史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4年秋天,第一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法、德、俄等国忙于厮杀,一时顾不上中国的事,东方的日本趁此机会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它借口对德宣战,派兵强占了德国控制下的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和青岛。山东省前门走了德国条狼,后门又来了日本这只虎。

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对于日本在山东的扩张,仅发了几份书面抗议。日本根本不把他的抗议放在眼里,又向北京政府提出了臭名远扬的“二十一条”,被袁世凯接受。代表中国政府和日本谈判的是外交次长曹汝霖。

1917年8月,*的段祺瑞政府在日本帝国义者的唆使下,对德宣战,同时向日本秘密借款数亿日元。日本趁机又提出独占山东的《山东善后协定》作为借款条件。段祺瑞派驻日公使章宗祥与日谈判。章宗祥也是*分子,竟按日本人的吩咐,在致日照会中写了“欣然同意”四字是去,埋下了祸根。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等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对战败国的和约会议。中国作“战胜国”,也派出了代表,并提出要收回德国在我国山东的一切特权。

可是帝国主义列强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对中国的要求不屑一顾,反而决定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对于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昏庸的北洋军阀政府竟密令中国代表签字。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全国的震惊,已经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们首先掀起了抗议的浪潮。

5月3日晚,北京各学校学生代表正在北京大学开会讨论,准备在5月7日兴行国耻纪念会(5月7日是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最后通牒的日子),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准备签字的消息使学生代表更加气愤,一致决定提前三天,就在第二天——5月4日到*前举行抗议示威*。

5月4日是个星期日。下午两点多,北大、高师等十多所学校学生3000多人到*前汇齐了。学生们高举着“誓死争回青岛”、“还我山东”、“惩办卖*曹章陆”(曹章陆指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陆在签订“二十一条”时是驻日公使)等标语,有的演说,有的呼口号,有的散发传单。传单上写着:“中国的国土,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斗争,“外争主权,内除*!”大声疾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同胞们,起来呀!”

学生们的行动,吸引了许多过往行人,惊动了京师朝野各界。北洋政府派出军警前来“劝告”,不准*,学生都置之不理。

2点45分,*队伍向南*东交民巷,打算向各国使馆递送“陈词”,期望西方国家“主持正义”,不想遭到外国巡捕的拦阻。群情更加激愤,决定去找卖*问罪。*队伍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