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41章 前倨后恭

作品:汉风1276| 作者:猫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0| 下载:猫跳TXT下载

。他肩上扛着个老大的钱褡子, 取下来, 拿出五贯钱给伙计。伙计一五一十的数起来。

至此,楚风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进店伙计推三阻四,对这农夫倒礼敬有加:这时候,铜钱是基本货币,人们出门买东西,只要金额大点,就得气喘吁吁的扛上一大堆钱。虽然金银也具备货币功能。但主要是富商大贾使用,自己三人穿着粗布衣服,显然不是用金银的人,背上又没背钱褡子,金店伙计自然认为你是白看不买闹着好玩。

每贯钱七百七十文,五贯便是三千八百五十文,伙计足足数了一刻钟才算清楚。农夫拿了戒指出门,临走突然想起什么,抓着脑袋问楚风:“夏收前米价四贯,一收割就跌到两贯。我家里粮食大多留着呢。敢问客官,这米价将来是要涨。还是要跌呢?”

楚风笑道:“老哥回去就卖了吧,粮价还要跌呢。”

北宋年间。一石米价多在三百到六百文,南宋中期一般年份也在一贯左右,四贯是战乱时期地非常价格,琉球地一季稻收上来,米价就降到两贯,第二季稻收割后还得降价,大约会回到一贯左右。

现在工人士兵平均月薪在十贯左右,工人有年终奖,士兵出外作战有津贴、吃军队伙食免费、打胜有奖金,算下来工人年收入一百三四十贯,士兵一百七八十贯。假如粮价一直在四贯,一个农夫一年百石粮,扣了税也有三百六十贯,鬼才来做工、当兵!

粮价回落到一贯左右,农民收入在百贯左右,这样才能形成合理地薪酬体系:流血卖命的兵略多于工作安全地工人,知识技能较高地工人又略多于田间耕作地农民,琉球农民的收入,又比江南的农家高上三五倍。

敏儿把整盒子里几十件金饰细细看了一遍,终于挑了件小小的金钗,她把头一挽,松松的做个髻,插上了金钗:“楚哥哥,这样好看不?”

楚风眼前一亮,一年半时间,当年的小胖猫长成了大姑娘,略带稚气地辫解开,就那么松松的一挽,就带上了青春少女特有的风韵,好像那枝头青青的苹果刚挂上红,酸酸甜甜、脆生生的。

可惜总有人煞风景。这伙人挑了半天也不知买还是不买,伙计不耐烦地叫道:“客官,这金钗实价二十八贯,一文不得让的。”

楚风微一皱眉,待要往怀中摸钱,才想起自己身上从来不带钱的,呃

见客人迟疑,伙计阴阳怪气的说:“忘带钱了?被喇子讹了?遭偷儿摸了?客官,充大头不是这般的。”

“爷,我这有钱。”法华从怀中摸出一锭大银,他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军饷半文也花不出去,前天刚把几十贯钱换作了这锭大银。

“算我借你的。”楚风接过银子丢给伙计。

伙计一喜,这金钗用金不过五钱,加上手工也才值二十二贯,二十八贯卖出,足有六贯的毛利。对楚风的态度就云泥之别了,点头哈腰,唯恐有半分不恭敬。

楚风和他打趣:“不过生意买卖,老兄何以前倨而后恭?”

“客官,他是狗眼看人低,您别和他计较,来来来,这边还有波斯地猫儿眼、大食的金刚钻。”掌柜朝伙计狠狠一瞪眼,吓得他支溜一下缩回柜台后面,低头算帐。

先称称银子,正好十两重,二十八贯合七两银子,该补三两。他拿出银凿子,往大银上凿下,敲敲打打切下来一块,称一称,切少了点,又切了称,却切得略多。伙计无奈,开了钱柜子,取出几十文铜钱补给法华。

几块散碎银子,四五十文铜钱,零零碎碎的包了一个小纸包,看上去就麻烦。楚风点点头,看来,币制改革应该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