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19章 八月战争

作品:汉世祖|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4-25| 下载:芈黍离TXT下载

幽州军民倾力配合,辽军开始转变进攻思路,干起了围点打援的事。
当时受辽将韩匡美的建议,辽军汇师5000,围攻蓟州以南的新安堡,吸引汉、燕之军来援,并秘伏兵马四野。当时,大汉的骑兵主力未感到,还是马全义自渔阳主动领军出城,救援新安堡,果然陷入重围。
面对辽军地突袭围攻,马全义表现得十分英勇,亲率领随军的三百骑,冒死拼杀,左突右冲,反复数次,给步军结阵御敌时间。
其后,身先士卒,在第一线指挥将士防御,身被数箭,而面无异状。辽军几度攻破军阵,都是马全义带人扑上去,填补窟窿,浴血抵敌,重新构防线。
如此,永清军3500余步骑,硬是抵挡住三倍多敌军的围攻,足足一日。其间,新安堡的燕民见援军苦战,还主动集中了三百人出击,斩杀了不少辽军。不过,那个时候,辽军也无心关注那座堡垒,只遣一偏师击败。
永清军血战一日,完全起到了以身为饵的效果,幽、顺、蓟州的汉、燕联军,相继赶来支援,其中有被拦阻于途中者,有就地与辽军厮杀的,还有突破至新安地区参与作战的。
等汉军援军至,同样苦战已久的辽军,也渐有不支。而得知战况,滦平、遵化地区的辽军,也前来增援。
围绕着新安堡,汉辽双方进行了一场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会战,汉燕联军步骑合计约20000人,辽军前后参战的也有24000之众。
虽是会战,但更像一场混战、乱战,新安堡是主站场,战斗最为激烈,但主战场外,双方在支援、打援上的纠缠同样剧烈。甚至于,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西起香河水,东至玉田县,两军的缠斗区域超过上百里。汉军或依山,或傍岭,对抗辽军,而有些骑兵部队,更是对辽军发起主动进攻。
最终结果嘛,以新安辽军的主动撤围而告终,至于新安堡战役的结果嘛,辽军最终伤亡在4000人左右,汉军也查不了多少,很多损失都是在援助的途中遭到辽骑的劫杀。
不过,就从战略意义而言,汉军完胜。首先,挫败了辽军“围点打援” 的阴谋,并对其造成大量杀伤;其次,汉军冒着重大风险救援新安堡的举动,大揽人心,使燕地军民之心更加亲近大汉,也振奋幽燕军民抵御辽军的决心;最后,这是汉军转守为攻的起点。
至于自身的损失,说实话,在一场涉及几十万人的战争中,区区4000的伤亡,当真不算什么。以大汉的人力资源,迅速就能补充上。
而在这场战役中,马全义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当然,其他汉燕将领的功劳也是不容抹杀的。
其战之后,休整了三日之后,马全义便率军,主动出击,东向进攻遵化城。在沽水以阳,再败辽军,斩首200余,使得遵化守军,龟缩其内。
兵临之后,马全义选择了主动退却,虽然河北边军北上,同辽军战得甚欢,车马虽众,但真正的攻城巨械都没带,还不是强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