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七三章 投资考察(四)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使工厂得以正常生产还略有结余,大生纱厂终于艰难的生存了下来,并且逐步壮大。并又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种棉基地,解决了办纱厂所需要的原料,这样大生纱厂才进入良好的运行。

不过经历了几年的商海打拼之后,张謇身上的书生意气基本消失殆尽,颇有几分喜怒不形于色,因此这次他和盛宣怀共同带队来青岛,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当然这几天盛宣怀也有意向张謇示好,似乎想缓和两人的关糸。但现在突然表示愿意在张謇的纱厂入股,还是让张謇十分意外。

但盛宣怀肯投资,当然是好事,因为他的资本雄厚,而且人脉极广,有他出面投资,就不愁拉不来其他人入股,其实张謇又何偿不想做大一点,如果真能筹到200万股,那么这个新的纱厂规模将远远超过自己在南通成立的大生纱厂,于是张謇立刻道:“好啊,杏荪兄若想要投股,自然再好不过,只要是杏荪兄投股,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决定,出资40万入股,而且这家纱厂也不必再用大生这个名号,咱们另外再取个名字,建一家新的纱厂。”

其他人听了,也都来了兴趣,于是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愿意参股,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众人也都看好青岛的发展,于是当下周舜卿愿意投股20万,而朱葆三、叶贻全、严信厚也愿意投股15万,再加上张謇的40万和盛宣怀20万,这一下子就凑齐了115万股,因此筹集200万股,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而盛宣怀这么做自然是有缘故的,本来盛宣怀根本没想过想在青岛投资,只是想来看一看海外华人的风貌,因为现在盛宣怀名下的产业己经够多了,而且大多都是官商垄断经营的赚钱行业,因此早己经过了四处投资的时代;另外尽管盛宣怀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并且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但走得红顶商人的路线,做的都是依靠官府的垄断经营,这些条件在华东政府显然是不可能有的。

但就在五天以前,盛宣怀收到了李鸿章的电报,打算投资30万白银,以李经方、张佩纶、李菊藕的名议在青岛投资建厂,让盛宣怀帮忙张罗一下。而见了电报之后,盛宣怀也不禁大为震惊,虽然他还不能完全看懂李鸿章的用意,但也能明白这表示李鸿章是在向海外华人示好,表示他看好华东政府的前途。

盛宣怀当然知道,虽然现在朝廷己是薄西山,但却认为毕竟是根基深厚,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因此海外华人要想割据一方易,但要取清廷而代之,恐怕还不那么容易。但盛宣怀对李鸿章的政治眼光还是相当信任的,既然李鸿章有意向海外华人示好,那么盛宣怀也认为自己有必要跟进。

不过也不排除李鸿章这是在两面下注,因此盛宣怀还是有些顾忌,万一将来海外华人和朝廷兵戎相见,自己恐怕会受到牵连,毕竟他和李鸿章是不同的,说得难听一点,只要李鸿章不公开造反,无论犯了多大的事,朝廷也不会做得太绝,而如果只是入股,由张謇出面的话,那么风险就小得多了。而且盛宣怀还打算向李鸿章建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