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三七章 作战计划(五)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英展开造舰竞赛后,基尔造船厂也开始建造战列舰,这也说明基尔造船厂的技术底子还是有的,德国政府也承诺,会从伏尔铿造船厂抽调一批工程师到基尔造船厂,确保这艘战列舰能够顺利的建成。

于是双方很快就谈好了各项条件,并且签定了造舰合同,德国承诺在9月份之前,开始动工建造,而在山东建造的,将在10月份到位人员和材料开工,华东政府对在山东建造的战列舰工期到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毕竟是在自己的家里建造,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真正开战了,就算德国要将工人都撤走,华东政府也可以将工人都扣下来,等军舰造完了再放人。

海军一面在抓紧安排装备的建适,一面也没有放松训练这时从德国回来的两艘防护巡洋舰都己经进坞修理,而在山东建造的两艘同型舰也都己经完成了舾装,可以进行海试,因此接舰的官兵休完假之后,都暂时转到新舰去参加试航训练,这样让有经验的士兵参与海试,当然更有保障,同时士兵们也不至于闲着无事,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教给新军。

同时陆军部也向军委和行政院提交了装甲列车和牵引火炮的设计方案。

其实严格来说,装甲列车和列车炮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而后者是指架设在铁路轨道上的大型炮种,装甲列车未必要安装大口径火炮,而大型列车火炮也可以独立成编制,不必和装甲列车编在一起。

不过陆军设计的装甲列车是将这两个概念合为一体,一辆装甲列车有12节车厢,呈前后对称布置,前后的首位是一节火炮车厢,分别装配了2门双联105毫米火炮,1门双联125毫米火炮;在火炮车厢的后面是2、3节均为运兵车厢,每节车厢装有1个连的士兵,负责保卫列车的安全,毕竟装甲列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目标,每节车厢装备2门50毫米速射炮,6挺马克必机枪,车厢侧壁开有射程孔,士兵可以在车厢内向外射击,或者下车作战。

再后面是指挥车厢和补济车厢,指挥车厢里除了指挥人员之外,还有医务人员和一部份工程人员,主要是抢修铁路,并装配1门双联75毫米火炮,2门50毫米速射炮,2挺马克必机枪;补济车厢主要是装载食物、饮用水和紧急抢修铁轨的材料、配件,补济车厢不配备武器,最后才是主炮车厢,每节车厢装配两门240毫米40径倍火炮。列车的装甲采用钧质钢板,厚度在50-120毫米之间,毕竟装甲列车是陆队支援武器,不必要用更厚的装甲。

本来陆军部是希望安装同战列舰一样的280毫米火炮,但考虑到是第一次制造装甲列车,而大口径的火炮开火的后座力极大,在开火之前,不仅要将主炮车厢与列车脱离,而且主炮车厢还要放下支持杆,支撑住地面才行,因此选择保守一些的方案,只装配240毫米火炮,等第一辆装甲列车制造出来以后,积累制造经验,并测试使用效果之后,再考虑在后面的装甲列车上安装更大的火炮。

其实240毫米火炮也不算小了,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