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立刻和航运公司进协商,要求他们争取能够挤出一班客船来,但航运公司也十分为难,因为各航都已经确定好了,一但发生改变,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扯到后面的航班计划都需要调整,这样一来航运公司也很难工作,因此航运公司经过检查以后,认为至少在五天以内是挤不出航班,而五天之后,还要视其他各航班的情况而定。和铁路运输相比,航运由其是海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性太大,一个是海运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二个是轮船的维护和修理变数太大。

而且现在航运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以货运为主,客运只占小部份,专门的客船并不多,而多是客货两用船,这样船舶都是以运货为主,载客量并不大,一般在300人左右,因此要将这一批日本海归都送到青岛,需要一整艘船才行。但将这批人留在上海等船也是一件麻烦事,

虽然上一次的访问团谈也是由上海新区负责接待,而且还在上海新区停留了2天,但上一次的访问团毕竟只有20人,而这一次却是近300人,接持也是一件麻烦事,因为接持这些日本海归的标不能太差了,总不能让这近300人都去挤大通铺吧。而且接持费用都是由上海新区政府买单,这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杨育新做为上海新区的负责人,不光是为华东政府购买物资,还要为上海新区政府的经济利益负责,不过这几年来,他在发展上海新区经济方面的成绩不小,这三年以来,上海新区的纳税额在华东政府的城市中都是排名前5位。但严格来说上海新区还不能算是一个城市,而只是一个区,因此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算是十分难得。

当然上海新区本身背靠着上海这个大平台,同时又是华东政府对外经济的一个中转站,这些都是上海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杨育新的执行、决策力也同样是功不可没的。现在上海新区定居,或长期居住的穿越者超过100人,密度之高尽次于青岛;其中行政公职人员为32人,还包括上海办事处的7人,而其余全部是在上海新区投资创业的穿越者,再加上一批并不在上海长期居住,但也在上海新区投资的穿越者,实际在上海新区投资的穿越者也超过了百人,穿越者注册的公司、企业达76个,这两个密度数字,在华东政府都是第一。

虽然这不到300日本海归的接待费用,上海新区到也不是负担不起,只是杨育新并不愿花这一笔冤枉钱。另一方面,上海新区马上有一批新的客人要接待,日本海归如果留在上海,有可能会挤占了一部份客旅资源。

在航运公司商议了一天,也没有什么结果,杨育新也只好放弃立刻将日本海归送走的打算,转而考虑怎样安置他们的问题。

回到自己的住所,在晚饭的时候,杨育新也和妻妾们谈起这件事情,也免不了发几句牢骚话,什么“上面一句话,下面累趴下”、“行政院动动嘴,自己要跑断腿”之类。

其他人到没说什么,白流苏忽然道:“首长,我们自己的船忙不过来,可以租用别的船啊。”

蒋怡也道:“是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