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二八章 空中侦察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这不仅是为了华东政府的整体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

5月23日,飞机小组就成立了参加战争的飞行支队,由王新平带队,带着两架飞机,6名飞行员,6名见习飞行员,55名后勤人员出发前往战场。

5月26日,飞行支队到达辽中,而驻守辽中的第2军司令邱亚辉在5月23日就接到了军委的命令,因此立刻组织人员修建机场,好在是螺旋桨飞机对跑道的要求并不算高,一般的渣土压实就可以使用了,因此飞行支队到达的时候,跑道己经大体成型了,而在当晚又紧急对跑道进行压实处理,因此在第二天就能够使用。并且还在跑道边上搭建了20余个帐蓬,供飞行支队使用。

5月27日,东北战区航空队正式成立,级别定为团级,但直接由战区司令部指挥,王新平任队长兼地面总指挥,郑宗明任副队长,兼飞行组长,并且在当天就进行了试飞,证明跑道可用。

而在第二天一早,两架飞机一起出动,分别对沈阳、辽阳进行空中侦察,郑宗明负责对辽阳的侦察任务。

这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在1200米左右,这也是飞机小组的规定,在执行侦察任务时,飞行高度必须在1000米以上,这到不是怕被击落,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对空射击的武器出现,主要是飞机飞得太低会受地面扰流的影响。飞机小组的飞行员基本都是只有几个月训练,飞行时间也就在100小时左右,在旧时空里只能算是菜鸟,应对地面扰流的经验有限,再加上飞机的性能也确实有限,因此干脆采用中高空飞行,躲开地面扰流。另外也是不想引起日军的注意力,螺旋桨飞机的燥音远比喷汽式飞机要小得多,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基本就没有什么动静了。虽然飞机早晚都会被敌方发现,但这个时间越晚越好。

而且飞机小组在飞机的机腹安装了1部12倍距的摄像头,在机舱里安装了显示屏,并不需要用肉眼观察,飞行员只用在机舱内看显示屏,并且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就行了,因此飞得高一点也不会对侦察造成影响。

这时只见在铁路上冒出了一道烟线,郑宗明知道是火车来了,立刻操作飞机和铁路平行飞行,并调整摄像头的位置,将火车拍摄下来。

拍摄结束之后,郑宗明才操作飞机,在空中转了一个弯,返回辽中机场。

飞机稳稳的在跑道上降落,受到了地勤人员的热烈欢迎,庆贺第一次空中侦察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而在半个多小时以后,第二架飞机也平安降落。

王新平一面安排地勤人员对两架飞机进行检查,准备在下午的时候再进行一次侦察进行,又命令两名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带着贮存着拍摄照片、视频的u盘,赶到第2军的司令部,将今天侦察的情况交给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并且协助参谋人员,对拍摄的情况进行分柝。

侦察沈阳的飞机拍摄的画面显示,沈阳的日军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度,在火车站内堆积了大量的物资,并且还有两列火车正在装运物资,另外还有两支军队离开沈阳,向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