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二章 五年规划(三)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了中学里, 才分出了若干科目;其次是教学水平太差, 和旧时空相比,现在的小学只能相当于幼儿园或学前班;中学并没有初、高,水平只能相当于旧时空的小学;而大学顶多也只能达到高中水平,而且还只是旧时空里普通的公办学校水平,如果是重点学校、或是改制学校,都还相差甚远。另外这仅仅只是山东、天津、上海的教育情况,不包括河南和东北。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高质量的教育不是能够在短短5年时间内完成的,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沉淀、发展,华东**能够做到这一步,己经是相当出色的成绩了,毕竞只要是完成了小学教育的人,正常的读写,以及一般的计算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以算是成功脱盲,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而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和水平无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为严重,就是入学率。华东**将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山东省,但小学的入学率只达到6成左右,而农村的入学率连5成都没有,相比男孩的入学率要高一些,达到了8成以上,而女孩则不到5成;而农民的这个数字是,男孩达到6成,女孩仅2成多一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观念,城市要好一些,绝大多数居民都有让孩子认几个字总是好的观念,也不乏有人希望小孩通过念书最终出人头地,包括一部份较为开明的人,认为女孩子也应该念几本书,不做睁眼瞎子,何况华东**开办的小学基本是全免费,还有免费的午费,以及春秋两季校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贪点小便宜,这也很有吸引力,因此城市里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还算是差强人意。

但农村的居民的思想观念就要落后得多,而且农村的小孩基本可以算半个劳力,可以帮家里做不少事情,虽然华东**严厉的打击使用童工的现像,但帮家里做事不在此类,因此不少农民的思想是“读书有什么用?还能读出个秀才来,不如留在家里帮着干点活好”,至于对女孩就更是守旧,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读个什么书。这也就造成了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只能免强达到4成。

而教育部门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在河南、东北开始布置基础教育,重复山东省的工作,而在山东则是提高儿童的入学率,在这个5年周期内,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不过这仅靠教育部门,甚致是文教卫委员会都无力解决的,需要其他部委的协调配合,文教卫委员汪军建议以立法的形式,强制适龄儿童入学,或者是将适龄儿童入学率列入地方**的考核指示。

经过讨论之后,最终通过将适龄儿童入学率列入地方**的考核指示。而以法律形式强制适龄儿童入学则暂时搁置,毕竞这个时代的中国国情导致相当一部份适龄儿童确实难以入学,在这个时候用司法干涉,并不合适,而且也难以量刑,无论是罚款还是拘捕,都不适用,因此还是应以引导为主,同时也要求文教卫委员会加强宣传。

随后其他几个部委,农业委、建交邮委、工矿能委等部门也都提升了各自的计划,这些计划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因此也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