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三章 德国使团(三)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样中国最大的联合钢铁企业, 但上海宝钢的建设, 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首先是在上海周边没有大型的铁矿和煤矿,需要从其他地运入,尽管上海有水运的便利,但仍然使成本大幅增加,其次是上海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佳,如果建设钢铁企业,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又增加了建厂的成本。

不过上海宝钢的建设,也有不少有利之处,首先是当时上海地区的钢铁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从外地购入大量的成品钢铁,如果本地有钢铁厂,可以省下大笔的费用;其次是上海宝钢建设的时候,中国己经开始从国外进口铁矿石,上海港口条件优越的优势就可以得以充份的发挥了,而且进口铁矿石也不用再运到内陆去,无形中又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但在这个时代,上海建钢铁厂的不利条件仍在,优势却并不明显,目前上海地区的钢铁虽然都是从外地购入,但总体的需求量并不大;而且现在华东**在短时间内,是不会从外国购入铁矿石的。而在这个时候,以李松晨为代表的上海市**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上海市**是赞同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一方面虽然现在上海对钢铁的需求量不大,但随着二五计划的全面展开,141工程的逐步落实,上对钢铁的需求量是肯定会大幅增加;而且华东**的发展,也必然会逐步改变以出口矿产的经济格局,改为出口工业产品,进口矿产品,因此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也可以说是提前布局;另外钢铁企业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高科技产业,而上海是目前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上海地区建立钢铁厂也可以充份利用上海的人材优势;至于钢铁厂的规模是否也像旧时空那样,最终建成一个超大规模,并且是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则是视华东**及上海的发展而定,毕竟一个超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的。

除了141工程项目之外,上海市**还计划在二五计划期间,自行投资建设16个小型项目,这些项目既有对上海地区原有的工厂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也有和6个141工程项目配套的工程;还有上海地区自身的需要,当然上海市的财政收入也足可以确保上海进行这16个小项目的建设。

而要在这个五年周期内,顺利完成6个141工程项目,16个小型项目,或是至少完成这个五年内的计划,也离不开德国的支持,毕竟德国是这个时代工业化成就最高、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如果这次访问,华东**能够和德国达成深入合作的协议,上海就可以从德国引进成套的机械设备、成熟的技术,不仅可以加快五年计划的完成,而且也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当然不仅仅是上海,华东**的其他城市也都可以从华东**与德国的合作中受益。因此上海也有必要向德国表示华东**的友好和诚意,这一点也得到了青岛方面的认可。

于是上海**也为德国使团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活动安排,同时李松晨还从上海的元老中选出了12个人,负责陪同德国使团的活动,其中**工作人员和民间人员各有6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