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五七章 访徳使团(四)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11-22| 下载:木林森444TXT下载

不知有功名,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茶花女》一出,莘莘学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学说败坏天下者,不是严、林又是谁?”

当然辜鸿铭说要杀严、林二人不过是戏言,主要是辜鸿铭推崇国学,鄙视欧洲文明,而严、林二人都是翻译欧洲著作而闻名,因此辜鸿铭早就看两人不顺眼,于是找个机会挖苦两人一番。其实算起来在旧时空里的严复与辜鸿铭还算是亲家关系,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嫁给了辜鸿铭的堂侄辜振甫(即曾任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

果然,李松晨和辜鸿铭一谈,辜鸿铭一口就拒绝了华东**的邀请,还称严复无学无识,有什么资格代表中国去和德国学者进行文化交流,自己可不屑与严复为伍。这个结果也早在李松晨的预料之中,就知道辜鸿铭没有那么好说话,因此也没有太在意,只说这一次的机会难得,请辜鸿铭不要轻率的做出决定,不访再考虑几天,自己在三天之后再来拜访。

李松晨离开之后,有辜鸿铭的朋友来拜访,劝说辜鸿铭,一来是现在华东**如日中天,必将取清廷而代之,因此得罪华东**,有百害而无一利;二来这次和德国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就是放眼世界,也是首次有两国**主导的文化交流,又是东西文化的碰撞,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文化盛世,参与的人必将青史流名,如果错过了,岂不是可惜了;三来辜鸿铭一向推崇国学,这正是一个将国学推向海外世界的大好机会,如果辜鸿铭不去,这次文化交流必然由严复主导,严复其人崇尚西学,怎能向世界推广国学呢?而辜鸿铭去了,正好和严复比一比,看谁在德国更受欢迎。

其实这是受李松晨之托,从侧面来劝说辜鸿铭的,不过这番话确实打动辜鸿铭,实际上辜鸿铭是非常想参加这次访问的,因为向欧洲国家推广中华文明,一直都是辜鸿铭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另外德国对辜鸿铭来说,也有特殊意义,因为辜鸿铭在欧洲留学14年,其中在德国有6年,分为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就读于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大学,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德国历史中第二悠久的大学,培养出不计其数的著名人物。因此这次辜鸿铭如果能去德国,无异于是锦衣还校。最后青史流名也对辜鸿铭有强烈的吸引力。

辜鸿铭是典型的学者,对做官到并不感兴趣,除了推广宣扬中华文明之外,对自己的名声,荣誉也十分看重。尽管辜鸿铭推崇孔孟之道,也主张皇权,在庚子国变时出版为清廷辩解的文集《尊王篇》,但实际上辜鸿铭对清廷并没有什么好感,慈禧过生日时,他就写下一首讥讽的贺诗: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他对皇权的尊重,实际是由于中华传统文明中,皇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并非是对清廷有特殊感情。其实这个时代的学者都不可能对清廷有好感,毕竟清廷的表现实在太烂了。

而拒绝华东**的邀请,一方面是对严复不爽,另一方面也是文人的清高作祟,因此听了朋友的劝说之后,也不禁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