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一十一章 围剿发泄

作品:借天改明|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31| 下载:叫天TXT下载

钟进卫所在的五千关宁铁骑不停地转移地方,以躲开建虏的搜索。

但不管他们如何转移,想如何隐藏踪迹,都是瞒不了太久,原因有三。

第一,不能离昌黎城太远,这是他们最大的限制。

第二,五千骑军,包括了人和马的踪迹,想要隐藏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建虏的探马都是jīng锐,是追踪的老手,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探得敌军的真相。

因此,建虏的探马很快与五千关宁铁骑的外围夜不收交上了手。其他方向的探马马上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都向交战地区围了过去。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五千骑军不管怎么换地方,都有建虏探马如影随行。

很快,这支明军的大概规模,大致所在就回报到了代善手中。

其实,如果探马迟迟找不到这支明军踪迹的话,代善这种打了多年仗的老手也能猜出来,这支明军的人数不会太多,因为隐藏大军的难度太大了。

代善很快召集蒙古诸部首领过来开会,通报了明军人数大概在六千左右,并在军事地图上大致标出了方位。

等这些蒙古人明白了目前的情况之后,代善宣布:“本贝勒决定把这支明军灭了,由我们大金来动手,你们分两部分,从左右挡住他们的去路。”

建虏对明军野战的心理优势极强,在昌黎城下吃得亏,受到的憋屈,要统统发泄到这支明军身上。

至于这支明军能灭掉之前的蒙古仆从军,被代善归为事出突然,有心算无心,被打了伏击的缘故,并不能说双方的战力真的相差这么多。

再说,这些仆从军的战力能和大金军队的战力相比?不是代善小看他们,五千大金勇士,就能横扫这三万左右的蒙古军队。

这些蒙古首领一听明军的数量不多,又是金**队去打,自己只是去协助,而且不用再去打昌黎城,好事啊!

于是,纷纷表态没问题,听贝勒的话,跟贝勒走,说去哪就去那,绝无二话。

代善心里压根看不起这些蒙古人,欺软怕硬,啃硬骨头就愁眉苦脸,有便宜可占就你抢我夺。

所以他把这些蒙古人的表态直接无视,命令他们各自回营准备开拔。

昌黎县令左应选自从确认来了朝廷援军后,就经常去巡视昌黎的西面城墙,期盼着能看到朝廷大军锦旗林立,密密麻麻地出现在视野中。

但很遗憾地是,每一次怀着希望地望去,最终都是失望地收回目光。

按道理说,朝廷大军离昌黎应该不会很远,这从那支鞑子军队出发到全军覆没的时间可以推测出来。

但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现呢,难道是遇到了建虏的其他军队?

左应选又觉得不像,因为他只看到大批的鞑子探马往西而去,不见鞑子大军开拔前去助攻。

左应选想不明白,心里有点担心。不是说担心援军如何,他认为能让之前的鞑子全军覆没的援军,绝不会是建虏能随便对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