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十六章 台湾之王 (上)

作品:抗战之血色战旗|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0-12-25| 下载:西方蜘蛛TXT下载

层层剥落。

日军机枪没停更猛烈扫射我掷弹筒位置。再装弹,跪姿,瞄准、扣射。榴弹直钻进敌枪眼,炸开,摧毁敌堡。副射手倒下,倒在射手身上,壮烈殉国。

排炮齐射,再次覆盖整座山头。

最后几炮弹刚炸响,步兵就开始冲锋,连没包扎的伤兵都跟着冲,冲向最高峰。最后阻挡去路的是两名日军小队长,已受伤,背靠背坐在地上,挥舞着战刀,嗷嗷乱叫。

指挥着突击连的常连长示意不用枪,投出了第一颗手榴弹。两个鬼子在七八颗手榴弹的爆炸声中变成烂肉。常连长冲上顶峰,拔下两把膏药旗,朝下交叉摇了几摇,一甩手,扔下山。这是信号:报告,我已攻占敌阵地

攻占了双钱峰。接着又攻占岭南头,攻占齐全坪。残敌全部退守佛云山。

战斗至残阳西下,“梅花” 已剩下二瓣。

这二瓣“梅花” 互成犄角,由两组集团工事组成。每组集团工事至少有三个主阵地,六至九个子阵地,子母堡之间掘有日军临时挖掘出来战壕相通,外围乱石林立,暗布着触和拉火地雷。这些阵地都借山势而筑成,不是隐藏在石崖下就是潜伏在石洞中,只要不直接命中就不能摧毁,几乎全部在我炮火中得以保存。

从这一点上来说,日军317联队的确表现出了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快的布置出了如此完善的阵地,这点是值得中**队学习的

从日军阵地之中射出火力判断,日军每组工事至少有轻机枪6挺,重机枪二至三挺,6o炮两门,掷弹筒1o余具。

日军工事前是一片三四百米方圆的开阔地,被交叉火力封锁。

新8师已起三次攻击,均无奏效。开阔地上我军已死伤近半个连,包括两名排长。残阳下的最后那次攻击也最惨烈。

敌人非待我军靠近工事的边缘不肯轻放一枪,然后集中火力猛烈射击。

梅花工事的特点,就是交叉火力相互支援,子弹像雨点般地打在攻击的队伍里,压制得我军无法抬头。火力稍一停顿,我军便跃进几步,最后,敌我相距也不过二三十公尺,双方的手榴弹乱甩,山岩的石头都炸开了花。丢过去没炸的,又被眼快手疾的对方投掷了过来。一颗手榴弹丢在突击排路排长脚下,他一脚没有踢开,再用手去抓,想丢出去,可惜迟了一秒钟,作成粉身碎骨的惨局

太阳刚升上山头,七八十个日军突然冲出堡垒冲出战壕,冲向仅距二三十米的我冲锋阵地。

中**队的弟兄们猝不及防,冲锋枪、卡机枪刚刚开火,日军挺着刺刀就冲到了面前。近战,肉搏,我冲锋枪威力顿无,不能上刺刀又不能射击,只得抡起枪托迎敌。简直像屠杀,不到一刻钟,我军已有4o余被刺倒。一日军官挥起战刀竟像在练劈杀,一连砍死我三人。在砍向第四人时,日军官被我一受伤倒地的班长奋力跃起从身后拦腰死死抱住。三个战士迅即围上,一枪托挡开日军官战刀,一枪托捣在他头部,一脚踢在他裆下,把他踹倒在地,然后调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