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战松山 (二)

作品:抗战之血色战旗|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0-12-25| 下载:西方蜘蛛TXT下载

兵的攻坚伤亡。但是,在松山这样地形复杂的山地里,日寇又以两年时间设计、建筑起坚固的工事,这种区域轰击的效果并不大。

荣誉第三团在炮兵延伸火力的瞬间,果敢地突入敌阵,经过激烈的近战、肉搏,至五时四十分占领松山顶子高地。但继续向上攻击,部队却受到日寇强大火力抵抗,伤亡颇重,只得于山顶下百余公尺处构筑工事,相机再次进攻。

指挥部研究日寇利用地形构筑工事的情况:日寇在松山阵地前的子高地为主要据点,又于谷地密林中筑有多处侧防机构,并于反侧面构筑阵地以掩护子高地。所以攻其一点,即便摧毁并占领阵地,也将遭到侧面及反侧面袭击而难于立足。于是指挥部决定先由两翼进攻,占领黄土坡及滚龙坡后,形成夹击局面,再行中央突破。

松山地区密林较多,既妨碍观察,日寇又利用密林设下埋伏,所以较难对付。滚龙坡树木较少,易于观察和进攻。因此决定以主力进攻滚龙坡,同时第二四五团攻击黄土坡,荣誉三团攻击松山坡、荣誉二团也在阴登山起攻击,以牵制日寇。

七月十九日,在怒江对岸及竹子坡的炮兵对滚龙坡进行破坏性轰击,然后第二四六团起攻击。初期进展颇为顺利,一举攻占B、B高地。但B高地上的敌堡垒却屡攻不下,又因步兵接近敌堡,炮火无法支援,但敌方侧射阵地却毫无顾忌地袭击进攻部队,并以强大火力阻断增援,又以约二百名鬼子分头逆袭,使进攻部队伤亡惨重,只得退回。

当晚,荣誉第三团由松山坡子高地动仰攻,十九时占领山顶,但堡垒仍攻击不下,而四周鬼子的侧射火力密集,使进攻部队无力破坏堡垒,坚持至黎明,退回原阵地。

几次进攻付出重大伤亡,何绍周亲临前线观察,然后召集师团长们研究对策。根据进攻的情况判断,占领敌阵地毫无用处,反倒成了负担,必须攻克堡垒,全歼守敌,才能占领阵地,关键是炮兵要准确轰击堡垒,才能有效支持步兵。因此,在近处设置炮兵阵地。

七月八日,第一o三师所属第三o七团由惠通桥过江,这是因为远征军展开了对高黎贡山和松山攻击,怒江西岸局势稳定,远征军便在铁索上铺上木板,勉强可以通行。尽管人马走在桥上晃晃荡荡,令人胆战心惊,但总比橡皮艇渡江要方便迅得多。

是夜,第三o七团开始登山,山高路险,又逢大雨滂沱,泥泞难行,稍有不慎便人仰马翻。行军中因此摔伤、摔死者不少。由江边至腊猛街不过十余里,第三o七团却行进通宵,至拂晓才到达,其艰难可想而知。将士虽疲惫不堪,但任务紧急,不容喘息即进入攻击位置。

第七十一军军直属山炮营已到达平戛,先以炮火助战,第三o七团在炮火延伸后,即向滚龙坡起冲锋,第一营先占领敌前哨阵地,继续向公路两侧展;由于受到强大火力阻击,只得就地构筑工事,相机再度进攻。

八月十一日,第一营派出一个连,分散进攻。目的在于侦察敌火力点及阵地前障碍物设置情况,以便准确攻击。次日,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