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51 章 七零重生奶奶(06)

作品: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作者:传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1-04-16| 下载:传山TXT下载

第51章

五月份的时候,温柔还来首都找过杨清,纠缠了杨清两天,被杨清不耐烦的赶走。

她记得等温柔走后,她明明特意打电话回去问过杨爸爸,温柔回去没有。

过了几天,杨爸爸打听以后,知道温柔回去在百货大楼上班,怎么就失踪不见的。

她有些不明白,但也不着急。与温柔,她真没有什么姐妹情。

看过电报,就随手放在一边,没有任何想法。

知道就行,她也不会刻意去寻找,别说她心狠。对于杨妈,她有赡养的义务,可对于温柔她没有,只要她不太作,好好工作,她倒是可以走动。

不过温柔那人显然不是个甘于平凡甘于现状的人,超级喜欢攀比喜欢作。

一个活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这么消失在熟悉认识的人世界。

几个月的忘我工作,制作出来不少药效好的药丸,在她看来,这些本土的精品药材也就只能做出这样的药。

效果是否好,还得取决于药材本身的质量。

这些质量还是差了些,现在那些变异的药材种子已经在茁壮生长。

只是她在西泉山只是感受到空气中那微弱到几乎无的灵气。

好在这是山上,空气新鲜。

眼看进入了十月,天气开始凉。清早的,杨清一个电话给打出去,两个小时以后,来了两位中年男子。

“杨同志,这个要什么标准的?”中年男子有些琢磨不透,眼前的小姑娘,在几个月前说的那些是不是全部,看来人家还是有事情瞒着。

“你们找懂的专家询问,种水越好的越有用。速度要快,我想前期试验试验。对了,你们可以派人监督,我不会偷藏一块。”

“不,杨同志你放心,我们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你确定要试。”

中年男人一身威严,气势十足,但不会让人觉得咄咄逼人。

“要试,先小范围试试,行的话把一百亩范围与咱们居住的地方都包括进来。别的做不了,但聚集山川中的微弱的灵气应该能做到。”杨清没有打包票。

她突然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前段时间,有战士在山林里巡逻时,无意中刨出来一块断了碎块玉,种水不错。

她在那战士手中接过那块翡翠,感应到不错的灵气。上面还有符文,这是她没有想到的。怎么断掉被埋在土里,但不深。她不知道也不追究,没法子追究,二十二年前这片区域还属于战乱时代,压根没法查。

才起了布置聚灵阵的想法,聚灵符她是会制作的,用翡翠与玉制作,以前也有过。

她现在发现自己这头开荒牛,穿越的每一个世界,都是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发现,也有一些在被改变,修正。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改变了一些什么。

“行,只是你确定那块玉碎片真的是符文?”中年男子一直是唯物主义者,一点也不信这些玄幻的东西。

但眼前总是有些神秘莫测的小姑娘,却告诉他,发现了一块刻有符文的玉碎片,唤起了她的想法,布置一个聚灵阵。

他想说不同意,可又想着万一要是有用的话。那他岂不是变成了罪人。

“确定以及肯定,我要品质最好的翡翠,我给您指条收集翡翠最好的路,下面那些革.委.会主任与他们下面的一些人家里古董字画还有孤本以及翡翠羊脂白玉家里,肯定蛮多。”

这些都是他们收刮来的,收集到足够的翡翠是不难的。

说完,杨清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握紧手中的刻刀,在一块石头上雕刻着。

雕刻的就是符文,在练习。

也有几个世界没有弄这个,手还真有点生。

她现在只是练习符文熟练度,没有法子修.真,无法用灵气画符雕刻玉符,但她想用真气激荡符文,雕刻出来玉符。

说完,两人离开。杨清继续练习,她现在很是需要那些变异的药材在有灵气的环境下生长。

以后才能做出更好的丹药,现在做的只能勉强做出药丸。

这个世界原本就有符文,

从发现的那一刻起,这方面就被解锁,想来种花国一直流传的那些传说并不全是空穴来风。

一个月后,一群人站在一起,防护着,保护着,看着眼前的神秘小姑娘,展现她的神秘本事。

一道道玉符,如流星般闪耀,也如一道灿烂的光芒,钻入地底。

在场的人眼睛眨都不敢眨,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那些玉符如有生命力一般跃动着钻入地底。

流星也没有这么绚烂夺目,毕竟流星离的太远,那瞬间的绚烂更本不及现在这般美丽夺目。

从黄昏时刻一直到天亮,一百亩的地方,包括隔壁的新军营以及现在杨清他们所在的工作与住宿区,全部包含起来。

在布置聚灵阵的时候,杨清还布置了幻阵困阵。

前段时间来的两人,还真是有本事,几天的时间,就收来了不少极品翡翠与精品好玉。

真气激活玉符。聚灵阵开,这个是改良过的聚灵阵,能吸收周围空气中的微弱灵气,自行循环。

损耗极低。

但聚灵的效果,要差一些,即便这样,也是蛮好的。

忙碌了一晚上,大家本应该全部都被冻的不行,可陪着的所有人,跺跺脚,却没有感受到很冷。

凌晨六点,天空还有一片漆黑,但被聚灵阵笼罩的范围不说温暖如春,但普遍温度有十八度左右。

“你们感受到没有,真的不冷。”有人感受到,嘀咕出来。

“是啊。”左顾右盼间,欣喜的说道。

这下,那些陪着的人,个个点头,他们是服了眼前的小姑娘。

真是有本事,就是有些神秘,他们也不好多问。

人家也没有做什么危害国家危害社会的事情,也身家清白。

他们能说什么,能逼问什么。

从聚灵阵布置好,山上住的人可是过上了不用过冬天的日子。穿着外套,就能过冬。

还不用烧火炕。节约了不少柴火,冬天也能在外面做事。

转眼七年。

七年的时间,西泉山下开垦出来大片的药材园,还有下面的荒村也全成了药材基地,特意的在一边留出来几百亩的地方,种植了变异的茶树。

这些蕴含灵气的茶叶,价值万金,在国外可是卖出了天价,为国家赚了不少的外汇。

山下,全是不超过四层的楼房,全是仿古的四合院小楼。

也有单的四合院,杨清一个人就有一套四合院,只是她永远的财产,是国家分配给她的,也是奖励,有房产证。

她在首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她的工资一年比一年高,绝对是小富婆。待遇一年涨一大截,没有办法不涨,她每年用自己的那些技能给国家创造着巨大的价值。

也每年给国家赚着很多的外汇,更是培养了不少的人才,古武的,有培植变异药材的人。这些,以及跟着她学习制符的几人。

只是这些人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他们即便提休以后,也不能利用制符的本事,在外面说也不能做。

即便收徒,也要带上面认可的人,以及帮国家培养人才。

这些人也是不能出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因公因私的护照,当然现在是不可能有因私护照的。

因公就更不要想。

一九七八年的秋天,一早上班,研究部门开会,杨清递给所有人一份计划。

黄教授看完计划,扬起手中的计划书,“能行吗?”

“能,日用品家家户户都要用。近些年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人结婚都要求三大件,足以看出来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我们必须要把市场需求想在前面。不能让市场等我们,而是我们提前去开拓市场,即便辛苦一些,可也能占据市场份额,我的目标不是在国内做做就算,我要做的是高端国外市场。

赚取外汇,让他们人也瞧瞧咱们国家也不是他们眼中的落后国家……”

“好,我会带领团队从散会开始就进入研发状态。”

“嗯,辛苦了黄教授。这些只是日用品,我给大家列举了一些原材料。至于配比的比例,那就需要大家自己去试,去研究,希望大家还能多多改进。”

“明白。”

西泉山周围方圆市十里已经被封。

已经是大姑娘的杨清,依然还是单身。不知道给她介绍了多少个对象,不是忙的没时间去相看,就是谈不拢。

忙的要死。

去年,杨建华在恢复高考后就考大学来了首都,杨清都没有时间去看他。就今年春天开学时,去了一趟,然后再也没有去过。

开会完,杨清让司机开车,进城办事。

办完事,“小刘,去趟首都大学。”

“好嘞。”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来做司机的人都是上面给派来军人。

只是在保护她期间不穿军装,便服军人。

在首都大学男生宿舍区,“老杨,老杨,外面有位女同志找你。”跑进来一位男同学,一脸暧昧的拉着杨建华说。

休息的杨建华,望了眼那人,知道他想什么,用手中的笔敲过去,“去,别瞎想,找我的那人,是不是穿戴很好。长头发披在肩上?”

“嗯。”喊人的男同学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的?”

奇怪呀。

“那是我姐,亲姐,别一脸暧昧。”

杨建华放下手中的笔,穿好外套,乐呵呵的说,“对了,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

宿舍里的一群舍友听到好吃的,个个都兴奋的说,“别让我们白等啊?”

“不会,等着吧。”潇洒的挥挥手离开。

校门外,杨清站在校门口,望着进进出出的大学生,也颇为感慨。

很快一阵旋风刮至身边,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姐,咱去哪儿?”

“去吃饭,请你好好搓一顿。”

姐弟俩去了东来顺吃涮羊肉,走的时候,还去了不远处一家做烤鸭的店,买了两只烤鸭给杨建华带回宿舍。

日子就在工作的忙碌中与下班的平淡日子中交替过着,迎来了八十年代,也迎来了改开。

杨清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出去自己创业,依然守着自己西泉山,哪怕成立了西泉集团(国营),她身居高位,也没有得意忘形,默默的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

家里几个侄子侄女,喜欢学习古武的,学习制符的,也跟着学习了。

杨父退休以后,来了首都养老,跟着闺女过。大儿子大儿媳去了省城工作,因为闺女的原因被调去了西泉集团在省城的分公司。

小儿子大学毕业就进了还不是集团公司的西泉公司工作。

等到若干年后,送走了杨爷爷杨奶奶以后,基本全部到了首都工作生活。

杨妈被在八十年代初被失踪的温柔接走,她没有死,只是跟着一个大混混南下偷渡去了南港城。

之后,温柔再出现就是接走杨母,不是为了尽孝,是为了再利用杨母一回,给她介绍了一位七十多岁的孤寡老头做老伴,那老头在南港城有套大房子,没有儿子。

温柔为了这套大房子,卯足劲的忽悠亲妈,什么接她去享福,其实是再利用一回。

温柔到南港以后,日子过得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精明的人太多,她也没有讨到什么好。

从那一年以后,杨家人再也没有了那母女两的消息。

这一世,杨清很少利己,兢兢业业的工作,一生都在做贡献,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西泉集团,也成为了最最赚钱的国营集团。掌握着无数的专利,从头到脚,一个人能用到的,差不多都涉猎到了。

洗发水,沐浴露,护发素,日用品,护肤品,中成药,还有可遇不可求的特效药,虽然限量不多,但供不应求。

…………

****

暴富后

平行时空,七月初

朗州市,一座名不经传的地级市。

上午十点。

芙蓉路276号福利彩票站点,敲锣打鼓,人山人海。

门头上悬挂着长长的横幅。

彩票站的老板,喜笑颜开,乐的嘴巴都合不拢,站在大门口,给所有人说着:

“听我说,听我说,这是真的,是真的。早上一来,我就知道这个消息。

这张彩票是单注一百二十倍投注,就是说一组号码,投了一百二十倍,两块钱一注,一共二百四十块钱。

当时我还问了,确定吗?

那位大姐很丧,看来家里有事,出了什么事,心情很不好。她没有说随便帮她选一注,然后从那个裂开的黑色小包包里面掏出来一把零钱,“全给我买,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那大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坎,有些过不去,稀里糊涂的来赌一把。

这可不是我说的,当时我店里有十多个老彩民在这边研究,等那位大姐走了以后就说,这肯定是在赌运气。

一看就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别看那位大姐当时稀里糊涂的,我们还分析,等下那位大姐清醒以后肯定会后悔,后悔买了两百多块钱的彩票。”

虽然不是老板自个儿中的,但他此时显然高兴的很,一波波的客人沾喜气,走了进去,他们也进去买彩票试试手气。

进进出出的人都眉开眼笑的。

站在外面的人群中,也有人问,“老板,你也有奖金吧?”

不等彩票站老板说话,另外一人笑着调侃,“那肯定的撒,还用问啊?”

也有人好奇的问,“老板那位中五个多亿的大姐长什么样,你认识不咯?”

彩票站老板想了想说,“不认识,大姐心情一直不好,一直低着脑袋,我离的近,还闻到了酒味儿,很浓。

大姐穿的不好,头发有些乱有些散,我也没有多注意大姐长什么样?”

“可惜了,老板你与亿万富姐就这么擦肩而过。”

“不可惜,人家进了这里,中了奖,就没有擦肩而过。嘿嘿,大家伙瞧瞧我的店铺风水不错吧,买彩票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来我家店铺买啊?”

“行,肯定的。你这里的风水还真是不错,五个亿,天哪,我活十辈子也挣不了这么些。”

一位站在人群中的小青年,表情夸张的揉着自己头顶上的黄毛感叹道。

“哈哈!小伙子努力啊。”

小伙子撇嘴:我努力拼死拼活的干也挣不了五千万。

人群中还有一位中年男人,一身灰旧的T桖,趿拉着一双旧拖鞋,看了会儿热闹。

叹口气,离开了这里。站在人群人,一身萧瑟的他压根融不进这欢快的氛围中。

今天的朗州市头条新闻被这快六亿的大奖刷屏。

绝对的热搜。

市府办公室

程进刚忙完,坐下来歇会儿,喝口热茶,顺手的打开手机,刷了刷手机上的本地新闻。

就刷到:

芙蓉路276号某彩票站,有人独揽本期双色球近六亿大奖……

近六亿,对百分之九十几的普通人来说,这是笔绝对的天文数字。

新闻很震撼,但似乎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同时,在很多的地方,很多的公司,很多的单位,超市,公众场合,都有人热切的谈论近六亿大奖。

没有人不是满眼的羡慕。

离芙蓉路这家彩票站,有三公里外的市一中的对面的老旧小区:乐华小区。

进小区大门以后右拐一栋三单元一楼一套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老旧房子里,住在极其平凡的一家人。

主卧室里,床上躺着一位重感冒的中年妇女。难受,头疼,这是恢复意识后的杨清的感受。

迷糊着睁开眼睛,眼花还有重影,睁开看到的是,黄黄的吊顶,白色的吊顶已经变得有些黄旧。

屋内因为拉着窗帘不亮堂,屋内有些黑,但不至于看不清楚。伸手瞧瞧这具身体的手,粗糙,干瘦。

原主一定是个瘦子。

床头柜有一个高玻璃杯,里面有干净的冷开水。

撑起身体坐起来,杨清拿过玻璃杯,一口喝尽杯中的水。

坐在床头,整理原主的记忆。

原主有前世的记忆,这是灌输给她的记忆。

前世原主杨清,也是这个时候,中了将近六亿的大奖。从此迎来了无数的麻烦。

原主实诚啊,中了大奖,正好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

家里老人生病,夫妻没钱出,就被下面的弟弟妹妹嫌弃。他们夫妻俩一个要打工,一个辞掉手里的工作,全心照顾老人,谁让她家里没钱出的,没钱就得出劳力。

儿子刚高考不久,家里还得给儿子准备上大学的费用,小闺女也在读初中,到处都需要花钱。

可家里的存款不足两千块钱。

以前还有点存款,可以前出了点事故,赔给了人家。还借了一些钱,这两年一直努力打工还债,家里也需要花钱,真是缺钱,缺钱。

还有一笔钱没有还完。

中了奖以后,杨清告诉了丈夫,丈夫那人憨实,不小心说漏嘴,在聚会时,被婆家的两位小叔子知道。他们知道了,等于所有的亲戚都知道了这事。

这下,两边的亲戚近亲远亲全来借钱,家里整日都是人。

原本朴实的两个孩子也变了,丈夫虽然没有变,可他接二连三的被骗钱,搞什么投资。

家里的日子不断没有过好,反而乱糟糟的。

不到十年,原主一家家破人散。

因为暴富带给原主的,可不是幸福,反而是无尽的麻烦。

原主不愿意回忆过往,不愿意再面对,也不知道怎么面对。

记得两个孩子此时应该在家里,杨清撑着昏沉的脑袋下床,走出去。

脑子还有些晕,两个孩子在客厅里,一个还在自主学习。一个心不在焉的打瞌睡。

“怎么没有出去玩,一天天的放假了与同学出去玩玩。”杨清走了出来。

两个孩子转头看向杨清,忙站起来,“妈,好些了吗?”

两个孩子快步上前扶住杨清,“没事,没事,不用扶我。你爷爷奶奶那边,你爸去照顾的吗?”

“嗯,我爸说让你醒来给他发个信息。”

靠在破沙发上,“发吧,快给你爸发给信息。”

“嗯。”程墨忙给他爸程前给发信息。

杨清转身进屋,拿出来钱递给儿子,“去菜市场买菜,一条鲈鱼,还有买些排骨,买点猪肉,应季的叶子菜也多买些。”

程墨不肯借钱,摆手,“妈,我有以前存下来的钱,我先去买。你休息休息。”

“那行,去吧。你们兄妹俩一起去,我先休息下。”

杨清还有些晕乎,没空与两个孩子多说话。

赶紧送走他们。

第二天,杨清一早起来就说,“儿子,今天你带着妹妹去医院照顾你们爷爷奶奶。我去趟星沙市。明天我再去照顾他们。”

“老婆,你去星沙有什么事?”正在吃饭的程前不解的抬起头来问。

没听老婆说过有什么事要去星沙。

“当年我结婚的时候,我奶奶给我留下了一个木盒子你记得吧?”没有答为什么去星沙,反而说起一个木盒子。

原主确实有一个木盒子,结婚十九年,从来没有给任何看过里面有什么。

那是原主的奶奶留给她的,里面是奶奶的娘家的几个金元宝。还有几枚银元。

奶奶的娘家是当地的大地主,以前很有钱的。

她昨晚想了一晚上,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中大奖很容易让周围的亲戚造成哄抢,家里有钱了,不可能不让家里的另外三个成员知道。

但不能是说中奖发财,这样周遭的人还是会想,那钱来的多容易。他们会嫉妒,会想尽办法的借钱,还是借了不还的那种。

换成她用奶奶的遗物卖掉得来的钱,那些占便宜的人也不敢张口多借或借。

也不需要太隐瞒。

出去星沙,说是卖东西。其实是去领奖,到时候肯定不会照实说有近六亿,交完税,也有差不多四个亿。

这是一大笔钱。

她想着说个两千万左右,老家农村的房子推倒盖起来。还有在市里买套房子,闺女在市一中的初中部上学,到高中毕业还有四年,不能总租房,还得买套房子。

一中隔壁的新楼盘,景园,是市里的最大面积棚户区拆迁后建成的一个高档小区。这里的房价全市最贵。

但小区真不错,原主进去过。

里面有高层,有洋楼,有独栋别墅。还有小区绿化不错,还有水池,金鱼,环境优美,里面还有幼儿园与小学,在小区里面有。

还是不错的小学与幼儿园,是全市目前最火热的小区。

原主的记忆中,这个小区的价格,以后会一路飙升。

虽然很多人已经在唱衰房价,国,家也在几年前就开始大力调控房价。

可那是在房价很高的城市,湖湘省的房价,放眼全国都是很低的。

朗州市这样的地级市也不高,调控也不会降低几个。

她正好可以买上三套房产。

程前恍然想起点头,“记得,我记得你一直藏的很严实,怎么了?”

“没什么,奶奶给我留了点东西。说是给我应急,我想到了该应急的时候。”

淡淡的,语气平淡。没有任何起伏,喝着碗里的稀饭。

程前漆黑的脸上,泛起红晕,连忙摆手,“老婆,不行啊,那是奶奶留给你的遗物,不能卖了,我可以可以挣钱的。”

“好了,别挣,我也不是全部卖掉。这事不要再说,我的东西我做主。”不容置疑,瞪一眼老实的程前,吓的他不敢再说话。

老实人,有点好,虽然没有大抱负但是他不花心,还有对老婆好,不说唯命是从,但也差不多。

两个小的,被老妈的虎威吓的坐在一边不敢多说话。

九点不到就到了火车站,坐上九点的这班车,四十分钟到省城星沙市。

此时才想起查看配套的金手指,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金手指是什么。

这次居然还没有给配金手指。

不知道是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还没有配还是觉得她不需要新的金手指,也许随着剧情走向,还会配发,反正她不知道,先这么着吧,她调到开荒组以后,就搞不清楚规律。

开局就有了四个亿,也蛮好。

在星沙领奖的一天,跟个特.务.似的,一直在换装搞伪装中。

一直到回家,已经是晚上八点。

家里三个人都等着她。

杨清吃饭以后,啥话也没有说,直接睡了,早上一起床做好早餐随意吃了点就奔医院。

“爸,妈,吃早餐。”二老住在一个病房,都在骨科,都是跌伤,伤筋动骨一百天,未来可有得受累。

病房就二老,是双人间。

“小清来了,老大说你不舒服,好些了吧?”老太太还是蛮喜欢眼前的儿媳妇,人好老实没有花花心思。

一心扑在孩子与丈夫身上,挺好。比下面两个儿媳妇好多了,那两个对丈夫呼来喝去,动不动就发脾气。

家里时常吵架打架,真是糟心。

“好些了,妈。”杨清在两张病床中间的床头柜上,摆放好早餐,然后拿着热水瓶去打水。

老人在夏天也喜欢喝温热的茶水。

再过几天二老就要出院,这样子肯定是不能回老家。

住在城里休养的时候,肯定又是住在她现在的家里。买新房也来不及,看来还得租个大房子。

二老吃完早餐,杨清出去找到护士长。那边护士长正与一个人说话,见到今天一身利索的杨清,还多看了几眼。

杨清一直站在一边,等两人说话完,才问护士长,“乔护士长,我想请一男一女两个护工,做事利索卖力,吃的起苦的,有不?”

乔护士长压住心中的好奇,没事人一样,“有,只是价格不低,还有你要请多久。你家的老爷子老太快出院了吧?”

“嗯,请到二老出院,要是其中的一位做家务好,做的饭菜好,我也能多请一段时间,一直到二老的腿好为止。

价格可以商量,我最近有事,真没有时间照顾二老,最好今天就能上班,我等下就要走。”

不再是乔护士长记忆中唯唯诺诺,自卑到不敢抬头的那位中年妇女。

“有,人品没有问题还有做事卖力,利索。我现在就打电话,等人来了,你们自己谈价格。”

乔护士长不废话,马上给电话联系护工。

回到病房,杨清对两位老人说,“爸,妈,最近家里有事,我请了两个护工,一男一女照顾你们,白天晚上都有人。白天,我也会让孩子们来陪陪你们。”

一脸沟壑的老头子,差点惊的从病床上弹起来,担忧的问,“老大家的,请护工很贵的,你请护工老二老三家的那两位可不会出钱的,她们什么样的人,你是知道的?”

老爷子不嫌贫爱富,对几个孩子一视同仁,即便觉得老大家里条件差一些,心里替他们着急,也悄悄的补贴一些,但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

能补贴的也不多,家里条件最好的就是三儿子,与小闺女两家,一个做包工头,一个家里做生意的。

老二有出息,在市府办公室工作做主任,可老二的钱没有小的多,可家里的日子也是不错的。

最差的就是成全弟妹们去读书的老大,自己现在还在市里打工,这次他们两老在老家山上下山的时候跌倒,都摔倒了腿脚,三家都出了钱,老大家里拿不出来钱,老二老三两家没少嘀咕。

最后商量三家现在把老大的那一份均摊,算是借给老大家的。等老大手头宽裕以后要还给他们。就这样不白出,老大一家还得负责照顾他们。

一个人辞掉工作,不挣钱,只为在医院照顾他们俩人。

就这样虽然心疼老大一家,他也没有说劫富济贫,让老二老三小闺女无偿帮助老大的意思。

他觉得那样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对老大也不好,万一已经就此变懒,影响到孙子孙女就不好。

“爸,妈,知道的,请护工的钱,我与程前出,不要那三家出。只是最近家里有些事,我们真的顾不到你们,才请人。忙完这段时间就好。”

“行,也不要你们出钱,是照顾你妈与我,我们自己出。但是对他们三家说,钱是你们出的。你也别照顾我们,先去找份工作,小墨九月要上大学,学杂费与生活费都不少。

你们两人多攒点钱给小墨凑学费。”

大儿子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他大概是知道的。

“别,爸,我们出,不争这事。你们的午饭,我让孩子们给你们送。”

杨清可不是原主,做事雷厉风行,说话时,不自觉的带有一股威势,不容他人拒绝。

一个小时以后,安排好护工轮换班的事情,杨清离开医院走了出去。

打了一辆的士,直奔景园小区。

以后买房就在景园,她现在就要进去租房。

她知道景园有些业主的房出租就贴在小区内公告栏上,她不比找中介公司。

景园一共三期,前后不到一年,全部竣工,都是现房销售。

一期的已经入住。

也有业主的房子出租。但不多。

景园小区不好进,但她不要紧,认识里面的一位业主,报他们家的地址,保安不会查问也会放她进去。因为她是熟面孔。

顺利进入景园小区,她打算租一套一楼的洋楼住,老人的腿脚不方便,住一楼最好。

这边的高层一楼都是大厅与电梯楼梯间,二楼以上才有住户。

只有别墅与五层的小洋楼才有一楼,别墅一般人不出租。

站在公告栏前前后查看,出租的房屋不多,高层比较多。

洋楼区有几套房子出租,一楼的有一家,新装修的准备给儿子结婚用。可他们家儿子工作调动去了省城星沙市,这房子暂时空了下来。

业主也暂时不打算卖,就打算先出租给住家的,爱惜的人。

价格不便宜。

杨清站在前面来回转,走来一人,穿戴蛮好的,直接问杨清,“大妹子,是要租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