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满洲八大姓

作品:米虫的清穿日子| 作者:宅女爱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2-08| 下载:宅女爱财TXT下载

赤惊醒一看,狗累死了,山火还在燃烧,又听到山下兵马喧嚣,起身就跑。

满族有句谚语:狗见人贫死也守,人见人贫亲也疏。满族是一个崇敬狗的民族。因为狗是满族祖先骑猎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是他们的原始生产工具,是他们的卫士和保护神。早期的满族人住所分三层,家中养的狗就像主人的侍卫一样居住在最外一层。狗是纯种的关东狗,多为黄色,耷拉着耳朵,人称笨狗。这种狗与当代某些城市人养的宠狗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退化,他们吃苦耐劳,能随主人跑山打猎,做向导,能同比自己强大的野牲口搏斗。《謪宁古塔记》称“猎犬勇者,能搏猛虎”。它们还能拉雪爬犁,能为主人看门护院,擒防盗贼。它们有灵敏的嗅觉,知道猎物躲藏在何处,一旦遭遇恶兽,它们会用狂吠给猎人报警,让猎人化险为夷。在行猎中,猎物一旦被射伤,它们会像勇士一样冲上去,夺取猎物;猎人若迷了路,它们会将主人带出森林。它们用高尚的品格赢得了满族祖先的尊敬与爱戴。

狗在满语中叫“音打诨”。早年,一般满族猎人家里都要养一批狗,如果家里的头狗死了,家人要举行隆重的葬礼,以此来寄托哀思,由此可见满族人对狗的感情多么真挚。在民间,满族人对狗崇之敬之,蔚然成风,不仅不杀狗,不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汉人要进满族人家也得先把狗皮帽子、狗皮套袖等放在窗台上,方可入室。在官方,清王朝在自己的祖陵永陵内,将祭坛上至高无上的龙抽象成神似狗的坐龙,在壁画中将狗置于龙身之上,并将那只于绝境中帮助**哈赤逃生的大黄狗写进了正史。还有传说中的大青马,这匹马与那只跑到河里弄湿皮毛去营救被芦苇大火包围的**哈赤的黄狗一道,为恩主效尽了“犬马之劳”。狗累死了,其灵魂被大清王朝注入龙体之内,被满族人供奉在祖宗龛下;大青马也死了,传说大清帝国国名就源于它。

传说是文化,是艺术。毕加索说:“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至少那些我们作为人能够理解的真理。”在我看来,满族人崇敬狗,意在提倡一种对忠诚回报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人类所需要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属于远古人类的图腾文化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存活于广袤的民间,直至城市人的乡村血脉里。后来,**哈赤做了大汗后,为了纪念狗的救命之恩,特地颁布命令,告诫后代要爱护狗,禁吃狗肉。

北京满学会理事察海先生介绍说:

一、佟姓宗族(佟佳氏——镶黄旗人)

佛满洲佟姓氏族成员遍布辽东每一区域。近代和现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诸多村堡名,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为姓氏佟佳氏。关于清初佟佳氏,《满洲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