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891-900

作品:明朝的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8| 下载:当年明月TXT下载

其实日本人到中国沿海混饭吃从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两百多年你抢我抓也没出什么大乱子。嘉靖年间倭寇之所以如此庞大且有组织、无纪律实在要拜两位仁兄所赐这两个人一个叫汪直另一个叫徐海。

汪直是明史上的称呼其他史书大都称王直十分凑巧这位兄台正是胡宗宪的老乡他也是徽州人要说起这位兄弟的传奇经历那实在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在许多史书上汪直的定义大致如此:生性狡诈偷鸡摸狗后游荡到日本勾结倭寇为日本人带路进犯中国是罪大恶极的狗汉奸。

这的确是一个极其醒目且振奋人心的结论但在我看来它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而且至少我可以肯定一点:汪直不是汉奸。

请诸位热血青年先不要忙着抄家伙等我讲完再动手也不迟本人不是翻案一族也无意向这方面展下此结论只是因为汪直不符合汉奸的定义。

什么是汉奸?在嘉靖年间所谓汉奸就是给日本倭寇干活的人。

按此标准汪直实在不够格因为这位兄台确实没帮日本人干活恰恰相反是日本人给他打工。汪直号五峰其实那一切传奇风波的起始只是因为一桩生意。

作为胡宗宪的最强对手汪直自幼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不过很可惜他的聪明并不在读书上。

汪直的脑袋似乎很难接受四书五经的信号读书对他而言是一种折磨所以机灵的他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做生意。

一般人做生意都是由小做起先得摆地摊、开杂货店慢慢地才能倒钢材、卖军火。而汪直却大为不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汪老板的生意起点相当高——国际贸易。

所谓国际贸易说穿了就是把国内的货卖到国外再倒回来。汪直很明白在街头卖香烟是很难财的只有转口贸易才能致富。在明代海上贸易是被明令禁止的所谓“片板不得下海” 抓住了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

汪直就是早期下海的起人之一他找到了一个叫徐惟学的合伙人说服他一同外出经商这个徐惟学也不是善类早年还干过几年强盗心一横变卖了家产也下了海。

汪直的第一笔贸易是在广东进行的他带着货物在一个深夜悄悄出海向着更远的南方驶去。

在今天的东南亚一带汪直以极为悬殊的价格卖出了他的货物当巨额的利润流入口袋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于是他下定决心赌上自己的一切把这笔生意做到底。

随着生意的不断进行汪直的船队越来越庞大手下越来越多利润也越来越丰厚汪老板终于成功致富成为众人模仿的榜样。

如果事情就此打住应该还不算太坏汪直的行为从法律上定义应该算是走私而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树大招风被省长兼海关关长胡宗宪盯住然后在某一次走私中被查私大队长俞大猷抓住之后判刑、流放或是杀头。

但汪老板的**是无法满足的见好就收也绝不是他的人生信条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