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章山水求生道不休

作品:明末寻道记| 作者:小河有水|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2021-03-23| 下载:小河有水TXT下载

,算是入了我道门,如今他老是叫我师父,却又未行拜礼,叫祖师知道了怪责,不如趁明天进山,多打些猎物来作谢礼,请了三师来,把这拜师礼行了吧。”

旁边杜启雀跃道:“要得,要得,明天我随师父一起进山,我去采野果野菜,师父去打大野物!”

刘杨氏也道:“那敢情好,明天你打了猎物来,我再找人来做三师,免得没有谢礼,惹别人笑话。”

三人就此说定,谢铭舟洗漱完毕,回到卧房,盘坐于床上,准备行功。然而眼观鼻,鼻观心,坐了半天,始终静不下心来。

眼前一会儿是火烧钦真观,一会儿又是饿殍遍野,东想西想,却想到师父临死前说的话:“乖徒儿,为师要去见祖师爷了,道观毁于我手,真是无颜见祖师爷啊!”

“你资质悟性都好,学甚么东西也快,就是心性不定!以后多多磨砺道心,你的成就肯定能超过师父!师父我才结初丹,也不知金丹大成后是什么景象?……”

谢铭舟泪流满面,只是直直地望着师父,说不出一句话来。

忽然“咣”的一声,谢铭舟一激灵清醒过来,抹干净脸上的泪水,啪地轻拍了一下脑门,喃喃道:“好险,差点入了魔障!”

下了床循声过去一看,却是老鼠打翻了灶上的碗。

这么一来,谢铭舟也无心再去练功。

一年前,谢铭舟的胎息诀已经练到了老化病的地步,老和病两个字都是形容呼吸的,“老”是指呼吸达到极其绵长的地步,一个时辰只需呼吸十来次。

而“病”则更分两步,先光吸不呼,将吸入的气通过练功转化为真气,存于下丹田,待到引气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光呼不吸,将转化真气过后的废气呼出体外。

谢铭舟已经达到一个时辰光吸不呼或者光呼不吸只需十来次,实则这一阶段已经大成,然而却总差了那临门一脚,老是进入不了下一步“死”的境界。

这个“死”其实就是达到不用口鼻呼吸的程度,即老子所说的“气致柔”,致柔到极点,也就没有了呼吸,象胎中婴儿一样,转为了内呼吸,进入先天状态!

谢铭舟既无心练功,干脆准备起明日上山所需要的物事来。

他拿出原来捡的一把断刀,到灶房磨得锋利,师父原本留了一把宝剑给他,但他舍不得用,一直珍藏在房中。

他来到江边砍了一根楠竹,把靠近根部最硬的一段破开来削成了小指粗细、两寸来长的竹钉。

自从他练出真气后,就经常削了这种竹钉四处乱窜,道观后山上的野兔、琼江里的鱼儿都遭了殃,后来被师父发现打了一顿,罚抄了三天经文,这才有所收敛。

如今重操旧业,干起来自是熟门熟路,不一会削好了数十支竹钉,装在一个竹筒中,刚好露出一点点尾巴来,方便拿取。

又削了两个竹筒,好明日装了水路上饮用。本想射一条鱼回去晚上吃,无奈却不见影踪,只好作罢,却不曾想过哪条鱼儿会在这个时候出来晒太阳?

第二日卯时刚过,师徒二人已经收拾妥当,谢铭舟背了两个竹筒,里面装了清水,腰上系了一个装竹钉的短竹筒和一个布袋,里面装了火镰火石和艾草,再找了块破布包住断刀提在手上。

杜启肩上挎了一捆麻绳,提了一个竹筐,二人一先一后,急匆匆便往九狮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