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十二章:千古未有事

作品:民国刘文辉| 作者:故事情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7| 下载:故事情节TXT下载

第九十二章:千古未有事

河安南阳洹山村。袁世凯眉头深锁的看着报纸,那上面正写着:武昌兵变,刘文辉大逆叛变,建立武汉军政府。旁边的袁克定惊道:“没想到仅仅几天功夫,四川,湖南,西藏己经响应武昌首义。爹,你这时若是还不出山,怕是半壁江山不保!”

袁世凯摇头道:“不,这时还不是出山的时机。唉,只是没想到,刘文辉居然捉住了这个机会,一举成功,利害啊!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己经有三省独立,特别是西藏与湖南。”袁克定急道:“爹,有消息传来,黎元洪己经在用钱收卖各省官员,只要他们也起兵响应,立马拔给50万元……”

袁世凯道:“武昌在张文襄公治下,至少有不下4000万元的资产,他们自然可以用钱收卖!更不用说,刘文辉从来都不是个差钱的主,这是意料中事。嗯,你也不要太过担心,若真是以钱收卖,各省大官就纷纷独立了,嘿,那这种关系,自然不稳,他日我大军压境,必然望风而降!”

袁克定这才定心道:“那时机什么时候到?”袁世凯笑道:“荫昌己派留日高材生何成浚出兵武汉,以为便就可以竟得全功?想也别想,没我的命令,后绪的北洋将领,那个敢动。到这时,他们才会知道,只有我袁世凯能力挽狂澜。他们指挥不了北洋军,就是我袁世凯出山之时!不是我袁世凯要出山,而是清廷请求再三,我众意难违,哼哼……”

袁克定心悦诚服道:“爹爹英明!”袁世凯道:“我英明,刘文辉也不差。他事先居然就知道我会与他里应外合,养‘匪’自重,此等走一步看几步的心智,世间少有。”袁克定终于服气,叹道:“他知道爹爹不敢真灭了他,所以他才这般有恃无恐的起事!就算是爹爹重新出山,军权在握,可到那里,己经为他赢得了他想要的时间,武汉三镇己经被他整合成一块铁板!”

袁世凯道:“不是武汉三镇,而是湖北,四川,西藏,湖南,刘文辉,真吾劲敌也!”

不说袁世凯准备重新出山,单说心灰意冷远走重洋的孙文,直到起事成功几天之后,才从报纸上得到武昌首义成功的消息。他狂喜难激,工作不做了,盘子也不洗了,立马联络同盟会与党人,准备回国保卫大武昌。与黄兴通信之后,知黄兴离武汉不远,便就让黄兴到武昌领导革命,他则远走大西洋,向各国游说,以图得到列强支持。

黄兴也自神情振奋,走马回武汉见老朋友刘文辉,但,就在他们正在赶路之时,刘文辉就领旗下一标士兵,出了武汉,直上武胜关。随军出征的是赵伍国、杨侠,到了武胜关前不远,刘文辉对杨侠道:“派出精英,通知何雪竹,让他与我们里应外合。”杨侠得令而去,派出飞檐走壁的江湖高手,前去何成浚营中送信。

那人进了何成浚营,却不小心被人发现,逃到何成浚营前,乃大喝一声道:“天王盖地虎……”何成浚听了大喜,立马将来人救下,放入营中。问清楚之后,何成浚大喜道:“大哥,呃,刘文辉都督真这么说,好,太好了!你回去告诉刘都督,只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江湖高手记清楚之后,半夜就被何成浚送出了营门,向刘文辉报信,以定里应外合之计。等送走信使,何成浚悠悠一叹道:“若营中有我亲信,那就方便多了!”

高手回营,报上刘文辉道:“主帅,何成浚将军说:明夜8点左右,他会在带领旗下军官,出武胜关,在关前300米的小坡上视察我军‘敌’情。”刘文辉哈哈大笑,赵伍国与杨侠云里雾里。刘文辉实言道:“何成浚是我在日本结拜的兄弟,清廷居然会派他领兵前来打我。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与他里应外合,再一次擒贼先擒王!”

杨侠无语了:“大哥,你要不要这么不讲道理啊!原来连敌方的总指挥都是我们的人,这,清廷大员要是知道了,怕是会气得吐几升血出来。”赵伍国却是大喜道:“唉,清廷不亡,简直没有天理,自古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刘文辉笑道:“此役一过,我刘文辉传奇之名,又得写上一本书了。武胜关前,刘文辉大义说清军,两军对垒,何雪竹弃暗来投明。”

赵伍国求道:“大哥,这般好的事儿,这般大的功,你就让给我吧!你只需给我一小队骑兵,100人不到,我就将他们活捉回营。”刘文辉笑道:“何雪竹是我兄弟,怎么能让你来生擒活捉他呢?要去,也是我去,这才对等。想的美,这般传奇故事,当然得让我来谱写了!”

不说刘文辉论谁来导演这传奇,第二天一大早,何成浚却在想办法,看如何能促成这传奇。想得良久,便有了主意,召李伟章、马继曾两位标统与旗下管带前来议事。马继曾非常有水平,一听何成浚要领着他们出武胜关观察敌情,立马反对道:“何将军,观察敌情我不反对,由我去,或是由将军去都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大家一起去?若是大家有个三长两短,军中顿时群龙无首,可如何得了!”

何成浚心下一叹,马继曾利害啊!可面上却是大怒道:“马标统,那有那么巧的事儿?敌人怎么会知道我们会夜探敌营?莫非有人暗通刘文辉?你如此摭摭掩掩,究竟是何道理。刘文辉两败英军,威镇西域,用兵如神。如若不看清敌情,你我又何谈守住武胜关。退一步说,难道我们就守在这里,不去解武汉人民之危?那如何能报效朝廷大恩,打击叛军气焰!”

一通话下来,只将马继曾说得哑口无言,可总不能让何成浚真去涉险,便又据理力争道:“何将军,你刚从军校归国不久,不识那刘文辉利害。听我一句劝,万万不可出关探查,若是真被刘文辉捉到机会,万事皆休。如果何将军一定要有人去探敌情,那就由我去吧!”

何成浚心中对马继曾佩服得五体投地,可面上却怒道:“马标统,你可是忘了荫大人叮嘱之言,军令如山,你敢不听我号令……”李伟章见此,劝道:“何将军息怒,何将军息怒。马标统也是一番好心,还请何将军大人不计小人过。三军主帅,轻易不得涉险,不如就让我与马标统前去一看,必然能让何将军满意!”

何成浚不能在一意孤行下去,要不然,那也就太明显了,只能叹气道:“好吧!那你们晚上八点就去!”马继曾松了一口气道:“多谢何将军宽容,我们天一黑就去,早去早回。”这时己经秋末,将近入冬,7点天就己经黑了,这……何成浚想到这里,不由一头冷汗,若是‘自乾’错过了时辰,那……

何成浚己经不能再说,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意外,也就只有看刘文辉有没有捉住这个时机。可他想多了,刘文辉为求万无一失,头一天夜里就己经按排好两栖侦察兵,埋伏在了土坡丛林深处,只等他们前来。夜色己晚,前面有兄弟传信过来道:“主帅,关前真有动静。”刘文辉大喜道:“好个何雪竹,事成矣!快快前去传信,让埋伏着兄弟们打起精神,准备拿人!”

不久之后,两栖侦察营的兄弟们就五花大绑的拖了几个人进来。李伟章一脸死灰,而马继曾却是破口大骂:“何雪竹,你这个白眼狼,大清待你何厚,你对朝廷又何其不忠!”见了刘文辉,口水连连,只道:“刘文辉小儿,你胜之不武,有本事与我公平一战,论个输赢,分个高低,如此方显好汉。用如此卑劣之手段,马某人至死不服!”

赵伍国大怒,冲上去就要打,早有刘文辉拦着道:“哦!原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良将马继曾,我说是谁这般硬气呢!自古有言,兵者,诡道也,如今你不服,我也没有办法。不过,你己经是败军之将,又何以言勇?没有你,我再与雪竹里应外合,将你两标人马尽数……哈哈哈哈……”

马继曾气得一脸通红,可只能看着刘文辉点着人马向武胜关下冲去。到了关前,马继曾就只听有人道:“快开城门,马标统与李标统回营!”何成浚知道刘文辉己经事成,要不然怎会有一群骑兵跟在身后,便就让士兵将关门大开,放刘文辉进关。身后的士兵奇怪道:“将军,两位标统出关之时,只带了几个人,没有马啊?”

何成浚眼珠一转道:“这是我们的骑兵到了,前来援助我们建功立业!”士兵们听了,大喜道:“真的吗?太好了,那还真是胜利在望。”何成浚一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可怜士兵们啊,过一会儿,你们将会成为阶下囚。果然不出何成浚之料,有他这个将军作内鬼,北洋新军们莫名其妙的就被包围,最后不得不听何成浚的命令,放下武器归降。

等解除了北洋士兵们的武装,刘文辉大笑着和何成浚抱在了一起。于是安营于武胜关内,吃个饭,喝个茶,休息几日之后,就押着俘虏们回武汉。这个消息传到朝廷,摄政王载沣气得掀了桌子,大骂荫昌无识人之明。正命荫昌大举进兵,可北洋旗下将士,没有袁世凯的命令,一个个都站着一动不动。

摄政王气极,起用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北洋将领冯国璋,他总指挥得动北洋新军吧!可摄政王却不知道,冯国璋领兵到了河南,却要先去拜会他的恩帅,听其言,领其意。恩帅是谁呢?谁都知道,那就是北洋之魂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