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258.苏浙之战(12)

作品: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作者:caler|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13| 下载:calerTXT下载

多少年的夫妻了,冯莲娘当然知道郑克臧是在耍花枪,但是她还是忍不住给了郑克臧一个白眼,不过白眼抛的跟媚眼差不多。

郑克臧哈哈一笑,然后站了起来:“宝官、珍官今天第一日开蒙,孤且去看看,稍晚些就过来,好了,嘴上就不要再挂油瓶了”

就在郑克臧在东宁安享太平的时候,大陆上的动荡依旧在持续着。

九月二十五日,赣西义军在各路清军的逼迫下转向东北方向渡过长江,一路攻陷黄梅、宿松闯入安徽境内,安徽绿营多被抽调,一时无力阻挡义军前进,义军得以遁入大别山区。

不过正是由于熊心最终选择进军大别山区,导致了赣西义军的大分裂。一部分不愿远离家乡的义军随后夺路南下,经英山、黄州等地折返阳新,而另一支不愿意苟安的义军则继续北进经霍山、六安、庐州闯入淮上,至于在大别山中继续打着“朱三太子” 旗号的义军主力也随后转入豫鄂皖三省交界处。

有人说流寇是明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义军也好、反贼也罢,他们原本是农民、小手工业者,如今脱离了土地和产业,本身就不事生产,不但不事生产而且破坏所经过地区的生产,更为可怕的自古都是贼过如梳兵过如洗,杀红眼的官兵会比义军流寇更大的破坏该地区的生产生活,而且官兵是要拿饷的,饷从何来?自然是转嫁到其他没有战乱的地区,以至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百姓生活也遭到拖累。

如今清廷也遇到了明季时一样的麻烦,自是不敢怠慢,为此清廷再度明发上谕调动援赣的湘省、粤省绿营协助赣省绿营继续堵防追剿南返义军,与此同时调动闽省绿营转入衢州应对郑军攻势,再将原本南下的寿春镇调回原防协调皖南镇、归德镇镇压北上淮泗的义军,至于龟缩在大别山区的义军主力则调用豫省绿营南阳镇及湖北绿营加以围歼,并且为了豫省空虚,又掉狭西绿营利桥营、宜君营、芦塘营、化平营、安定营,隆德营,西凤营,邠州营,长武营,庆阳营,泾州营等部开往洛西听用。

正当清廷自以为万无一失之际,广东的汉留组织策动添弟会、乾坤会、白鹤教等反清团体在粤北、湘南、湘西南及桂东起事,再加上其他反清团体的响应,迅速在上述地区掀起狂潮,在短短二十余天内,三省近二十州、县相继落到了义军一方。

十一月十九日,湘粤桂义军代表在三省交界的连州聚会,推荐桂东大豪杜煜天(书友蹲墙角的花推荐)为督师,不过由于各方的利益无法调和,因此义军最终无法合力行动,各部自行其是,虽然给清军造成了更多的混乱,但势单力薄的义军无力与清军大队抵抗,只能继续流窜并为各地团练所困

在全国的反清斗争再度高涨的时候,利用清军顿兵钱塘江和宁海一线的机会,郑军迅速扩大兵力并转移人口,截止到十一月二十日,浙东郑军的总兵力已经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更有超过一万五千户的百姓被迁移到舟山各岛,其中将有一半以上迁至台湾,其余的则将留置大衢山、岱山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