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章二三 济州岛

作品:七海扬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5-04| 下载:且看昨日风华TXT下载

堵塞的概率实在太高,成本也很高,装配就是花钱玩弄士兵的生命,因此很快就被放弃,兵工厂开始寻求另外设计的线膛枪,第一种批量装配的就是赠送给李子敬的这类线膛枪,枪管直接是用滑膛枪的枪管改造而来,加了两根膛线,而使用的铅弹则是不同,球形铅弹外面有一层鹿皮的丸衣,使得弹药略大于枪管直径,需要用小锤敲打才能装填,敲打过程中,鹿皮丸衣嵌入膛线之中,由此达到弹丸旋转和闭气的作用,射程可以达到四百米,在一百五十米仍然有相当的精准度。

这种线膛枪相对于滑膛枪在精度和射程都有极大的进步,但装填速度很慢,如果弹丸制造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出现弹丸卡在枪管之中的现象,所以陆军一直不满意,而经过了试制米尼线膛枪,兵工厂的匠人对此进行的改进,在枪管之中铆接一段‘胫骨’!

所谓胫骨便是一截哑铃状的钢棒,铆接在枪管底部,而使用的子弹则是次口径的锥形铅弹,因为弹丸比枪管小,所以可以迅速的装填进去,而到了底部之后,则用小锤猛敲击铁质推弹杆,在钢棒与推弹杆的作用下,锥形铅弹的裙部与膛线紧密结合,完成旋转和闭气的功效,而这类仿制后世图温南式的的线膛步枪,迅速成位了合众国猎兵的标配。

虽然同样是使用次口径枪弹,图温南式和米尼式还是有巨大区别的,米尼式线膛枪完全依赖加工精度,没有十九世纪的机械加工能力根本无法批量装配(俄国人1860年才完全搞定),而图温南式的次口径线膛枪则更依赖枪械使用者的个人经验,铅弹粗一些就少敲两锤,细一些就多敲两锤,新枪少敲,磨损膛线厉害的老枪多敲两锤,如是而已。

“判官大人,现在可不是感慨器械精良的时候,李长官交给您的任务........。” 李子敬身边的官仆一边把那火绳枪装起来,一边笑着提醒。

李子敬道:“你放心便是,本官一切皆按方略行事。”

李子敬与合众国也算是颇有渊源,其父亲死于清军入寇,李子敬一直不满朝廷和顺清廷的态度,而金允澈对其的排挤而朝鲜朝中不断的党争更是让其深恶痛绝,而真正的渊源则是四年前,合众国往永宁行政长官区的移民船遇到风暴在济州岛搁浅,李子敬提供粮食住房,维修船只,由此开始了与合众国的深入合作,逐渐发展为了济州岛的内应。

收拾完监营的东西,李子敬翻身上马,几十个牙兵前往了济州城,济州岛是朝鲜最南面的领土,岛上气候宜人,但土壤却不适合种植水稻,因此长久以来不受重视,一直到元朝把蒙古马带到岛上,济州岛成为了主要的马场,这里才稍稍发展起来。

等到壬辰倭乱的时候,济州岛成为了抗倭的前线,但巅峰时期也不过驻有两千人规模的军队,而济州岛上人口不丰,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济州岛人口也没有超过六十万人,这个时代更是稀少,济州岛上共同三邑,济州、大静县和旌义县,济州作为行政中心,配有牧使金允澈和判官李子敬文武官僚队伍,而其余两县只有县监。

除了三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