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章五一 华盟战略

作品:七海扬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5-04| 下载:且看昨日风华TXT下载

引,导致发生在这一年六月的一次政治事件被埋没,当然这也与合众国有意掩饰有关,这一政治事件便是中明结盟。

合众国从成立起就面临着和大明各个政权的关系,一开始,监国与永历两大政权都与合众国结盟,但是在孙可望主政西南之后,永历政权与合众国的盟约和合作就戛然而止,一直到李定国把永历从安龙救出之后,双方才第二次正式结盟,而两广会战或者与琼藩的合作,更像是永历外藩和外邦的军事合作。

虽然第二次结盟进行了各种谈判和妥协,但终于还是在大战开启之前达成一致,而其中最重要的朱由榔与李明勋各自确定了身份,永历皇帝朱由榔以大明天子的身份获得中明同盟这一中华民族联盟的领袖地位,实际上被认可为中华民族的大家长,而李明勋则拥有对中明盟军的指挥权,成为盟军总司令。

永历获得是名头,李明勋获得是实权,这一次结盟,双方递交国书,签订条约,以合众国坚持的法律条文形式确认了同盟关系,而在同盟条约之中明文规定,永历为主,李明勋为辅的领袖地位,从而将大明太子朱慈煊降低到了权力体系中第三的位置。

由此,满清的对手不再是中华合众国和朱明各藩镇,而是中华民族联盟,简称华盟,而中华民族联盟军队,由总司令李明勋率领,正式获得了盟军的称呼,而原本被分裂为中清战争和明清战争两个部分的战争,正是成为中华文明与野蛮的站长,中华民族抵抗异族侵略的战争,为了掩盖士绅地主阶层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本质,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华盟还是把华清战争定义为民族解放战争。

而最反对华盟的便是盘踞在舟山一带的郑藩藩主郑成功,这一效忠朱明政权的藩镇根本无人考虑他的感受,被代表着加入了华盟之中,接受李明勋的军事指挥,但郑成功虽然心中不满,却不敢嘴上反对,除非他要做大明王朝的叛臣,中华民族的叛徒,唯一让郑成功感到舒服的是,在接下来的华清战争之中,李明勋往往只以盟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郑藩配合行动,而具体指挥则全盘由郑成功来操作。

而华盟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复土何归,在这一方面,朱明藩镇与合众国之间根本无法达成一致,因此最终商定为一事一议,意思就是打一仗谈一次。而满清所占土地视为民族故土,而非大明之土,华盟条约之中的条款无论涉及面子还是里子,都不是士大夫能够接受的,但朱明现在的权力在藩镇和奸臣手中,而他们考虑的,完全只是实际利益罢了。

不管如何,华盟已经正式取代抗清御虏统一阵线,成为了抗清大业中唯一合法的武装力量,一切不支持、不加入华盟的武装力量都被视为民族叛逆,而予以剿灭,松散的统一阵线变成了号令如一,军队一统的联盟,也掀起了对满清作战的新**。

在华盟第一次军事会议之前,关于此次战争战略的争论已经甚嚣尘上,而孙可望已经死了的消息传来,华盟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而最终,两种声音要变成一种声音,而这次军事会议就是定下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