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朝风卷平波起(廿三)

作品:欺世盗国| 作者:司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7-11| 下载:司史TXT下载

太府要求拨款,同时,他顺势把粮食事宜放给梁关山。

梁关山没有退让,协调了数家粮商筹粮朝中心州县运输。

戊戌,陆续有运粮车队被百姓哄抢的消息传来,几家粮商全都跑来诉苦,有人直接声明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绝不会继续参与此类行动。

其后,调查得知,所谓的抢粮百姓,并不全是“百姓”,只是目前还查不出来究竟是何人指使。

都堂议事厅中,梁关山不再试图维护“你好我好”的氛围,直言当下有官员为一己私利,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把人命放在心上。

他甚至杀气腾腾地声称那些恶意操纵粮食的粮商和大户必须要严惩,只有抓一批杀一批他们才能老实。

薛居正直接出言讽刺,胡承约则成为在中枢提出“以商制商”的第一人。

按照胡承约的说法,现今种种乱象,全都是负责官员对商贾事不了解造成的,光靠暴力手段无法解决。

想要瓦解闹事商贾的手段,必须让熟知此等手段的商贾来对付他们。

他把这种行为,类比为“招安”。

陈佑对此不置可否,其他人也没有发表意见。

倒是在这次议事中,刘熙古提出因此次涉及地域甚广,牵扯百姓甚多,总负责人最好是宰相,可以统筹协调各部,甚至必要时调动兵马。

随后,他提议让一直参与此事,且身在枢密院的梁关山拜相,总揽此事。

薛居正立马表示反对,随后宋杞言称梁关山所部多有触犯刑律,且本次粮事尚未解决,骤然拜相,恐官不安。

这一次都堂议事最终没有定下任何事项。

但诸位宰执参政的只言片语却传了出来。

霎时间,大量弹劾梁关山的奏章出现在银台司。

庚子,陈佑再次召集心腹议事。

主要议题依然是前次问的问题:天下若乱,该如何评定。

借此,讨论了当前种种事务。

虽然没有最终确定,可众人渐渐有了共识——要有推到一切重头再来的气魄!

辛丑,罢杨子任御史大夫职,以其权吏部尚书,汪弘洋迁御史大夫。

壬寅,政事堂令御史台审查天下私报。

此令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类的话语在同一天,出现在市面上超过七成的私报上面!

只一日,政事堂诸相被骂了个遍,便是看乐子的百姓也不免有些疑惑:朝廷这么干,是不是真的对他们不好?

不理会这些反扑,癸卯,陈佑正式奏请拜梁关山为相。

不出意外的,胡承约第一时间表示反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薛崇也在随后做出不支持梁关山的表态!

得知胡、薛二人反对,巴宁泰把已经写好的奏章收好,态度暧昧地等着看事情如何发展。

陈佑只是上了一道奏章,就沉寂下来,哪怕两位宰相反对,他也没说什么。

梁关山似乎也不在意,在这种情况下,他直接申请出京,要到开封去督粮。

陈佑没有允许,但是联系巴宁泰,要给梁关山调兵权限。

这下巴宁泰倒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以示他没有反对陈佑、针对梁关山。

就在梁关山获得授权的当天,立刻有人弹劾其在灾区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又要消耗粮食调动兵马,着实没有把百姓放在心上。

与此同时又有人旧事重提,把他从前的一些不近人情的操作拿出来,用以印证他没有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