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

作品:欺世盗国| 作者:司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7-11| 下载:司史TXT下载

道盈你为旁人开脱。(yqkxs)•(com)”

冉益谦无奈摇头:“你我二人皆是吾之故友,实在不愿你们闹得太僵。③([一起♂看小说])③『来[一起♂看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qkxs)•(com)”

说是故友,但这故友和故友可不一样。他和彭寿君之间显然更亲近一些,而与陈佑的关系,说是旧识更贴切些。

“道盈放心,我不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彭寿君笑着说出这话,紧接着又肃起面容,“只是有些事情不能不重视起来。”

听到这话,冉益谦立刻就明白彭寿君想要说什么,当即坐直身子肃容道:“若是要谈余小林案,还是免了吧,某之判决,乃是官家定论,非是旁人所能置喙。”

“官家非是圣贤,焉知无过?”彭寿君丝毫不愿退让。“严刑峻法,何其之谬!”

两个久别重逢的好友,在入城的马车当中争论起来。

好在这次争论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两个人就到了魏王府。

根据他们询问得到的消息,陈佑这时候还在州衙主持议事,不过魏王毕竟是此处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同时也是统率淮南诸州的大都督,新官上任先来拜访魏王那是应有之意。

而且作为一个同冉益谦理念完全相反的官员,彭寿君接任冉益谦的职事,本身就有防止魏王被“依法治国”思想影响太深的意思在其中。

普通人,甚至中低层官员,相信并严格遵守“依法治国”的道路,将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是身为统治阶级,必须明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尤其是皇室这种站在统治阶级顶端的存在,更是必须要明白如何利用和改造法律这个工具。

当然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道德是一种约束,皇家子弟也得学会如何使用道德工具去驾驭群臣,同时防止被臣民用道德拘束甚至胁迫。

上下相争的学问,别说赵德昭了,就是陈佑,也仍然在不曾间断地学习着。

陈佑不在,赵德昭是在谘议参军事窦仪的陪伴下接见彭寿君的。

行礼坐下之后,赵德昭按照正常流程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问了一个比较正常的问题:“彭使君知庐州,可有什么施政计划?”

彭寿君没料到魏王小小年纪会问这种问题,难道是陈佑授意的,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想到这种可能,彭寿君心中一沉:陈佑对魏王的影响要比想象中的严重啊!

将忧虑压在心中,彭寿君沉吟一阵后,回答道:“好叫大王知晓,下官以为当行教化、兴仁义。史曰: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故此为下官施政之要,当列为首要大事。”

听到他回答的赵德昭点头表示赞赏。

他以前听陈佑说过,“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心中有道德的人,可以预测到他们的行事方法,比较好管理,而心中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则无法预测,是不稳定因素。

因此彭寿君说要提倡道德教育,他立刻赞同:“使君且放心施为,若有难处,尽管去寻陈长史!”

开门红啊!

彭寿君心中欣喜,起身应下。!

(yqk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