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章 混战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三批轰炸机同时到达目标上空、同时投下炸弹,间隔时间在朝鲜人民军做出反应的三分钟之内,三批轰炸机的飞行速度有严格限制。因为距离较近,所以北上轰炸咸镜南道朝鲜核试验基地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五百十四公里。南下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六百六十公里,飞往平壤南面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则是每小时八百二十公里。

到达目标上空前,执行轰炸任务的六架B-2A相继把飞行高度提高到一万米以上。

投弹前,飞行员没有确认指令。只要没有收到取消轰炸任务的命令,他们就将按照起飞前收到的命令,投下炸弹。

轰炸行动非常顺利,两分钟之内,六架轰炸机先后投下十二枚MOP。

虽然投弹时,至少有四架轰炸机遭到雷达短时间照射,也许朝鲜人民军的警戒雷达探测到了打开弹舱门的B-2A,但是投弹时间非常短,不到十秒,雷达无法锁定轰炸机,也就无法进行攻击。

如果人民军的雷达操作员不太细心,还会忽视突然出现的反射信号。

炸弹从投下到钻入地下数十米处爆炸,前后不到半分钟。

到达轰炸区域上空的RQ-3用微光与红外摄像机拍下了轰炸画面:像发生了地震,大地猛烈震动,烟尘从炸弹落地点喷出,随后以此为中心,迅速塌陷,形成直径一百多米、深十多米的巨坑。

利用早已掌握的情报,特别是目标的地下结构,美军很快就得出结论。

轰炸非常成功,已经彻底摧毁了三个目标。

几分钟后,RQ-3发回数据,轰炸点上空出现高强度核辐射。无人侦察机返回后,美军还能对搜集到的爆炸尘埃进行分析,测算尘埃里铀元素与钚元素的浓度,以此确定被炸毁的是不是核爆炸装置。

钱德勒收到轰炸结果时,美韩联军总司令阿伦中将也收到了一份报告。

就在轰炸结束后大约十分钟,开城附近爆发激烈战斗!

发现情况的是一架在三八线以南一百五十公里处,即忠清南道上空巡逻的E-8C“联合星”战场监视飞机。

利用安装在前机身下方整流罩里的APY-3型相控阵雷达,E-8C能在万米高空,发现二百五十公里外的地面车辆,对车队的探测距离高达三百五十公里,因此可以在敌方威胁区域之外,监视战线后方的敌情。

因为前去营救霍普金斯少校与阿里克斯少尉的海豹突击队还在敌后活动,所以这一情况立即引起阿伦将军的高度重视。

等更多的情报送到,将军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交战的不是人民军与美军特种部队,而是人民军在自相残杀!

E-8C发回的雷达图像非常清晰,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苏系坦克,进攻方的主力是一个营的T-55,防御方的主力是更强大的T-72,只是数量少得多。战斗打得很激烈,战斗地点就在第四军团司令部附近。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