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七章 深海快枪手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内容明白无二。

“妈的!”汪誉涵低声咒骂了一句,“下达作战命令,全体官兵进入战斗岗位,检查火控系统与鱼雷。”

命令立即传达下去,指挥舱里亮起了红色灯光。

半个小时前,朝鲜最高统帅朴俊哲在平壤发表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外交声明。

朴俊哲一改外交官的不良习惯,只用五分钟就把话说清楚了:朝鲜将动用一切手段实施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自卫权,人民军将在陆、海、空、敌后等各个战场以最无情的手段打击侵略者。

黄峙博很有耐心,看完电视新闻,才把徐褶涛叫来。

因为志愿军不是正规军,不能利用中**队的某些战略设施,比如专门与潜艇通信的陆基超长波电台,所以黄峙博让廖文纲把一架经过特殊改进的Y-8涂上人民军的标志,暂时由志愿军使用。

这架运输机只有一个用途:与潜艇通信。

因为无线电波的波长与发射天线的尺寸成正比,所以陆级超长波电台,往往以民用电力输送线作为发射天线。

要把这么巨大天线搬到天上去,显然不大现实。

解决办法就是:在经过改装的平台上,比如运输机上拖一根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长的电缆,作为电台的发射天线。

因为参战的都是常规潜艇,全都在黄海,潜深也就几十米,所以天线不用太长,五公里就够了,完全能由Y-8拖带。

“海蛇”号收到的电报,正是这架飞机发送的。

另外七艘在黄海上活动的常规潜艇也收到了命令。

把命令发出去,不等于万事大吉。

黄峙博给徐褶涛安排了一个任务:带着朝鲜大使馆的武官去新义州,组建志愿军海军司令部,率先与人民军展开合作。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参与袭击的潜艇都将前往朝鲜港口,涂上人民军的标志。

徐褶涛去朝鲜后,还得做好一件事:给潜艇官兵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暂时以人民军身份参战。

黄峙博的目的很明确,如果发生以外,比如潜艇官兵被美韩联军俘获,他们不但与中国无关,也与志愿军无关。

让汪誉涵不满的,正是这个安排。

电文中明确提到,收到命令的潜艇都将编入朝鲜人民军。

编入志愿军也就算了,反正谁都知道志愿军就是换了名字的中**队。一下成了朝鲜人民军,任何人都想不通。

不是朝鲜人,为什么要做朝鲜军人?

汪誉涵想得更加现实一些:向谁索要嘉奖,如果不幸阵亡的话,算卫国捐躯,还是算为朝鲜殉难?

为国捐躯义不容辞,可是为朝鲜殉难,汪誉涵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

想不通的不止汪誉涵一个,可以说没有几个潜艇兵想得通,那些朝鲜族的潜艇兵也不见得想得通。

想不通归想不通,命令不容质疑。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郑地”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