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光无限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只是随着苏联解体,很多研究工作都被迫下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独大的局面形成。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后,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不再是某个大国,而是没有国家形态的恐怖组织。美军进行军事改革,打击恐怖组织、对付流氓国家成为主要任务。

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军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大到航母、小到士兵手里的枪支,几乎都有电子元件,而且电子产品对武器装备xìng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美军开始降低军用电子产品的标准,甚至在一些次要领域采用了民用标准。比如在美军最新式的“濒海战斗舰”上就采用了大量商用计算机芯片,一些美军士兵甚至把“苹果”手机当成必要装备。

民用设备能大幅度降低武器装备的制造成本,可是因此产生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早在冷战期间,美军就现,晶体管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远不如电子管,在核大战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有电子管产品。

电磁战中,同样是这种情况。

遭到大功率电磁打击之后,晶体管电子设备很容易烧毁,而电子管却不易受到破坏。

可以想象,高度现代化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美军现了风险,却没有找到消除风险的办法。

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哪一样没有电子设备?步枪上的红点瞄准镜,坦克上的红外成相系统,战机上的雷达与飞控计算机,战舰上的通信系统与雷达系统,乃至美军战斗力倍增器的军事网络系统,均建立在电子设备上,如果细化的话,都是一个个以硅元素为主的晶体管构成的。

换下这些装备,显然不可能。

关键是,美军强大的战斗力,正是建立在强大的通信与指挥系统上,而这些系统又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上。

没有了由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组成的微处理器,美军还能得心应手的作战吗?

不管是d反导拦截系统,还是导弹预警卫星、靠前部署的预警机,都是被动防御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威胁。

要想消除威胁,就得主动进攻。

问题是,美军能够主动进攻吗?

志愿军名义上是雇佣军队,与中国没有关系,可是志愿军的作战支援系统全部放在中国本土。

美军要想主动进攻,就得攻击中国本土,至少得袭击中国本土上空的作战飞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攻击中国本土目标存在巨大的军事风险,美国总统也不会批准,因为这存在更加巨大的政治风险。

美军走入了死胡同,找不出有效解决办法。

几天下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已经在电磁攻击中尝到甜头的志愿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正在积极组织新的反击行动,而且会再次使用电磁武器,甚至会扩大电磁武器的打击范围。

志愿军会再次攻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吗?

因为在第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