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四章 扫帚星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问题是, 有些战俘在签署停战协议之前就已病故, 联军没有保留战俘遗体.很多都在战俘营里火化掉了。

虽然这件事情到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即联军向身亡战俘的家属支付抚恤金,但是受这件事影响,直到二零一七年圣诞节前,最后一批美军战俘才走过临川江大桥,跟家人一起过了四年来的第一个圣诞节。

回国后,黄峙博的麻烦也不少。

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当上副总参媒长之后引发的人事问题。

当上副总参谋长之后,黄峙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用志愿军中的优秀官兵口在第一个月内,他就签发了近五千份人事任命书.还为大约两千名军官颁发了晋升令,一大批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卓越的官兵,特别是年轻军官得到晋升与重用,而且均在接下来半年之内,走上了重要岗位。

当时,仅总参谋部就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岗位换人。

在基层部队,情况更加不用多说。参战的八个集团军中,从少尉排长到少将司令,几乎所有军官都上过战场。为了奖励那些有功将士,黄峙博还联系十多所军校,开办了十几个军官速成班。到二零一六年六月底,至少有两万五千名士兵在学习了一年的理论知识后就被破格提拔为基层军官。

这种事情,在以往肯定无法想像。

要知道,一名合格的少尉军官,至少要在军校里学习三年。如果是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学员,还得学习四年。

一年,能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这不是问题,第二次朝鲜战已经证明,战场就是最好的课堂,实战经验就是最好的课本。

问题是.一下提拔了过么革军官.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军官要做裁减。

要知道,黄峙博搞这些事情之前,傅秀波已经宣布,将裁减掉在组建志愿军时扩充的军事力量。

既餐参战的得到了重用,那么没能上战场的,自然就该退役了。

显然,这绝对不是小事。

基层还好说,毕竟未参战部队的基层军官在退役后.还能到预备役部队、即武警继续服役。此外.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在军方主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将支付给裁减官兵一笔可观的补贴。

拿着这笔钱,士兵可以回家营生,军官可以回学校深造。

真正受到威胁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将军。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时,志愿萃新增了近两百名将军,而按照傅秀波的承诺.志愿军的军衔具有小说]就合法性。

也就是说.这些新生将领回国后,也是将军,而且会得到黄峙博重用。

最先倒霉的,就是总参谋部的将领。

在五十多名将领中,只有四人留用,而且这四人都是在战争期间,协助陆风烈负贵志愿军的战略后勤保障工作,为志愿军做了很大的贡献。

这下,被裁退的将军不干了。

虽然按照陆风烈做出的承诺.所有提前退役的将军都能享受到现役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