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五章 积极外交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岛是台湾的一部分,并没承认日本用有钓鱼岛的主权,但是美国投出的反对票,等于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类似的借口。

那么,到底是谁首先挑起了这场战争?

不可否认,中国首先采取军事行动,只是提出了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即日本不肯在钓鱼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中国为了恢复对钓鱼岛行使行政管辖权,才在谈判无果之后采取军事行动。

至关重要的是,首先开火的不队,而是日本海自卫队的潜艇。

因为东海舰队在交战海域打捞起了日本潜射反舰导弹的残骸,而且提供了遭到导弹攻击的准确时间,所以没人可以否认,日本首先使用武器,对中国舰队发起攻击,而队随后展开的行动,可以说成是反击。B。

外交场的战斗,绝对不是速决战。

其他国家不表态,不是谁有理、谁无理,而是谁能占据风。

战争只是政治斗争的手段,因此谁能打赢这场战争,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虽然从首轮交战的结果来看,中国占了风,而且优势明显,加第二次朝鲜战争产生的影响,很多国家都看好中国,但是在看低日本的时候,谁也不会忽略,支持日本作战的绝对不是其有限的军事力量,而是作为日本盟的美国。随着美国开始发挥作用,鹿死谁手就很难说了。

更重要的是,这场局部战争,必将决定今后数十年内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中国胜了,肯定会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新霸主,迫使暗中支持日本的美国继续进行战略收缩,从而在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是南亚的广大地区用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主宰地区局面。

日本胜了,中国的崛起势头将遭到遏制,日本也会因此获得军事与政治独立,在美日同盟关系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甚至替代美国主导西太平洋事务,协助美国压制中国,其世界性大国的地位也将得到承认。

维系国家间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利益。

再好的盟,如果没有共同利益,也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在选择立场之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衡量战争胜败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保守的外交政策。

从某种意义讲,只要美国还有影响力,就不会有几个国家支持中国。

中国能够获得最大的外交胜利,就是让大部分国家保持中立,把东海军事冲突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这也正是中国采取积极外交的根本原因。

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除了争取获得更多的朋之外,主要就是压制日本,让其他国家在考虑外交政策的时候,更加重视来自中国的声音,而不是完全听信日本的话语,从而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策。

可以说,中国在外交战场的进步非常明显。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国遭遇的很多困难、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的抵制,都与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有关。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中国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