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九章 空战新面貌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太郎都吓了一跳,在第一时间赶到防空作战指挥中心。

不管F-22能不能应付来犯的敌机,-767都没有理由留下来,赶紧转移规避才是最佳选择。

这下,防空重任落到了两架-2D的身上。

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即-2D的空战引导能力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同时引导已经升空的二十架F-22。

虽然通过防空指挥中心能够引导防空战斗机作战,但是随着来犯敌机逼近,谁也不能保证通信畅通无阻。

如果通信系统瘫痪,-2D就成了摆设。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

荒川太郎不敢怠慢,立即命令十二架F-15J紧急升空,增强防空能力。

只是,这个决策并不明智,因为F-15J并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进入电磁武器的打击范围就会坠落。

病急乱投医,荒川太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在他看来,电磁武器同样会对中国战斗机产生影响,因此在交战后,中国战斗机不会使用电磁武器。

显然,这个判断大错特错。

当时,日本空中自卫队做出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立即让-767向东规避。因为中国战斗机还在两百多公里之外,而且J-11与J-10都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所以只要-767及时规避,就能离开中国战斗机的攻击范围。

结果是,这场空战演变成了双方战斗机的对决。

九点刚过,之前掩护-767的八架F-22首先与一个J-11中队遭遇。

虽然这八架F-22都安装了电磁对抗系统,即便遭到电磁打击也不会坠毁,但是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F-22无法用雷达锁定J-11,只能在进入视距之后,利用光电系统进行格斗。

进行格斗空战,F-22的隐身优势荡然无存。

战斗打响后,紧随其后的一个J-10中队立即上前投入战斗,海航获得了三比一的兵力优势。

另外三个中队的战斗机没有受到影响,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向-767逼近。

只是,此时的情况对海航来说也不够理想。

当时,海航出动的战略电子侦察机只能确定-767在八点四十五分左右转向逃逸,在双方战斗机接火之前丢失了目标。

原因无二,为了避免电子设备损坏,-767关闭了雷达。

虽然在规避的时候,-767还在与防空指挥中心进行联络,掌握战场情况,确定什么时候能够返回战场,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接收防空指挥中心发来的战场信息,只偶尔发出询问信号。

隔着几百公里,又受到电磁武器影响,电子侦察机没能截获-767发出的短波信号。

也就是说,突击机群只知道-767向东飞行,而不知道有没有在规避的时候转向。

为了提高逮住-767的机会,三个中队的战斗机并行展开,扩大了横向突击范围。